2021年第09期341
教学管理
让我们有诗意地生活——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师德建设
李小强
打开《读者》翻到我最爱读的“卷首语”时,《诗意地栖居》这个题目映入眼帘。文中作者写到“如果从事特殊教育教师需要选择一种生存姿态,我以为应该是‘诗意地栖居’。”文中提到了教师的境界为“心中有爱,腹中有诗”。受此启发,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的教师应做到“五有”:
一、心中有爱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在人生当中要经历无数的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子女之爱等等。当然,作为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爱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父母之爱的教育自不必说,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的确更应对学生充满爱心。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现实中,由于许多
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 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目中有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是直接与人的灵魂打交道的,应该是学生的贴心人。但传统观念里,教师高高在上,把学生当作对立面的“人”,就是对于被教育对象的情感的漠视或盲视,它的运作方式是简单的、粗暴的、不由分说的,不注重研究“这一个人”的心理层面。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教育。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理解,“本”是一个指事字,它特指树的根部。树不可以无根,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人为本”的特点是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询世界的本质和其他哲学问题。它的最为核心的精神价值是对人的格外敬重和爱戴。关心人的实际欲求和需要,甚至多数的人本主义思想中都存在着把人作为本体来研究的倾向。
老师一定要学会眼睛向下,时刻关注你的教育对象“人人怀揣一块金”,老师应该是最善于发现这金子的人。老师应该慧眼独具,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信任的目光帮助他挖掘自身的潜能,悉心打造一个平凡生命的辉煌。
三、脑中有思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与探究。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的我们,最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困难和需求,能立刻觉察问题所在;在教室中与学生一起学习,通过观察、交流,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境;通过分析学生的文件如周记、作业、考卷、笔记等,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这些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生产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
建构适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教学实践,要研究我们的课堂、要研究我们的学生,还要研究我们自己。伴随研究去工作,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可以催化自身的专业成长。一个善思的老师可以带动一善思的学生。一个优秀的老师老师不应该满足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他应该设法开启学生的智慧。一堂好课要有智慧的“含金量”。
四、胸中有志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种信仰支持我们的内心大厦。扎根三
尺讲台,勤育千万桃李,教育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教师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概念,不断解放思想,走创新的路,做创新的人。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作为最高目标,甘于吃苦,甘于平淡。胸中有志方得展,精卫无穷填海心。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仅仅满足于做“教书匠”,那是不会有出息的。
台湾“继续教育”研究专家蔡培村将教师生涯划分为8个阶段:(1)前备阶段(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四)热心与成长阶段(5)生涯挫折阶段(六)稳定停滞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八)生涯结束阶段。我们大部分老师都处于“能力建立阶段”和“热心成长阶段”,在这样的大好时段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构建自己的事迹广厦。正如陶行知所言:“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遇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带着这样一份美好的情感和超卓的精神活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这样的人何其幸福!
五、腹中有诗
教育,不是无所事事,不是守株待兔,不是一劳永逸。王国维说过,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境界,其一即为“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望尽天涯路”必先“上高楼”,教育,需要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的付出,时间与精力的辅成,才能换来教育诗意的收获。古之神仙在得道
特殊教育教师前必要经历千种磨难万般考验。食物经过煎熬,格外芬芳,格外有味。人生也是如此。历经过煎熬,也许更能品出生命之味,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教育是一种等待,等待中自有一份煎熬,但经历了心灵求索中的这份煎熬后将会得到另一份感受,豁然开朗的感受。正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彼时,人生将达另一境界,一个全新的境界。投身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
是啊,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天天面对着一特殊少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可以展望未来,可以有一株桃李也芬芳的喜悦……为师的生活是多彩的,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有了这样的认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与忧愁又算得了什么?诗意地栖居,多美! 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有诗意地生活,多美!只有在一种诗意栖居的状态下,教师才有时间可以思考,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诗意地栖居在特殊教育这片沃土上。
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丽水32300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