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邓恩(1572-1631)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玄学派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因奇特的比喻而出名。十四行诗、爱情诗、宗教诗、挽歌等都是其作品的主要形式。在他的爱情诗中,情人经常是整个世界,是对方世界中的“小宇宙”。本文運用文本分析法解读邓恩的爱情诗《分别辞哭泣》《跳蚤》《早安》《日出》,指出邓恩善于将恋人的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比作成整个宇宙。这有助于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邓恩的爱情诗歌,有助于英语学者更清楚地认识邓恩。
邓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是威尔斯后裔。1598年,邓恩被任命为掌玺大臣伊格顿爵士的私人秘书。随后,他便深深爱上了伊格顿夫人侄女安妮·莫尔,并于1601年私密同其结婚。尽管两人婚姻愉快,但邓恩因此获罪。他不仅失去了职位,也遭到了监禁。邓恩刑满释放时,他身无分文。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邓恩与安妮共生了十二个孩子),邓恩一家的生活越来越贫困。然而,物质条件的匮乏并没有阻碍夫妻俩的恩爱。他们二人相互
鼓励、相互促进,一起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这种贫困却又幸福的生活使邓恩产生了一种新的爱情观。
那个时期,他写了许多爱情诗歌。纵观邓恩的爱情诗,人们不难发现,邓恩善于将人体比作成整个宇宙。他经常把恋人描绘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本文以邓恩四首爱情诗为例,指出在这四首诗中,邓恩都把情人描绘成了对方的“小宇宙”。
一、《分别辞哭泣》中的“小宇宙”
《分别辞哭泣》是一首离别诗歌。诗中的主人公有可能就是邓恩自己。邓恩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离开家,远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为了安慰舍不得自己的妻子,邓恩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邓恩首先指出在原是虚无一片的圆球上,能工巧匠能够创造出亚洲、欧洲等,是工人的技艺使这个圆球变成了地球仪,变得有意义,有价值。随后,邓恩指出他自己的眼泪就是一个球体,一个“宇宙”。只有当他妻子的脸映在这个球体或者宇宙上时,他的宇宙才有意义,才能完整。正因为她的肖像映照在诗人的眼泪里,诗人的每一滴眼泪就成为一
个完整的世界。因此,诗人的眼泪和妻子的面容就构成了整个宇宙。邓恩在这首诗里告诉读者其妻子的存在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价值和意义。
二、《跳蚤》中的“小宇宙”
《跳蚤》是一首非常奇怪但又符合常理的诗歌。这首诗采用了“戏剧独白”的形式。独白者很有可能就是诗人本人。在这首诗中,诗人追求一个阶级比自己更高的女子,并想要勾引她和他发生性关系。很显然,这位女子并不同意与其交往。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他钟爱的女子说的话。为了能说服这位女子,邓恩到了一个帮手“跳蚤”。
邓恩首先指出了一个事实:跳蚤先吸了他自己一口,随后又吸了这个女子一口。因此,在这个跳蚤身上,他们两个人的血液交融在了一起。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血液交融”往往是男女双方性交的时候。而他们二人血液的融合就代表了他们二人真正的结合,即使他们两个人没有发生性关系。于是,跳蚤的身体就成为他们二人的婚床、他们婚姻的殿堂。
人们不妨大胆想象,跳蚤吸完二人血后的圆圆的肚子就象征了一个“小宇宙”。学者张武等人指出:“圆圆的肚子正好迎合了邓恩时代对于圆圆的宇宙的推想。这个宇宙可以宏观地指
涉人类的生存空间——地球,男女主人公俨然代表了生活于其上的整个人类,也可以微观地指涉人类生命酝酿的原初状态——胚胎,男女交媾行为产生的直接结果。而在这个宇宙里,他们的血液占据了全部。”
在这里,他们的血液就代表着他们自己。因此,这个小宇宙中只有诗人和这个女子两个人。诗人想告诉这位女子,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可以珍惜大好时光,享受春宵,不必考虑社会的观念和家人的反对。
不同于同一时期把爱情比作星星的锡德尼,邓恩把跳蚤比作成爱情,这一比喻可能有些恶心,可是,他的这个比喻让人印象深刻。而邓恩把跳蚤身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两人构成了整个宇宙的伟大尝试让人耳目一新。
三、《日出》中的“小宇宙”
《日出》这首诗写作的具体日期不详,但是这首诗可能写于1602年,也就是他和安妮·莫尔结婚后不久。尽管现实生活贫困、拮据,但是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相濡以沫。因此,《日出》这首诗很可能就是邓恩与妻子安妮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这首诗中,诗人邓恩指责了愚笨的太阳照亮情人们的黎明。情人们在床上缠绵的时光是一生中最珍贵的,是任何权力、财富都换不来的,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情人们为爱陶醉,他们的时间是永恒不变的。此时,床就成为他们彼此世界的中心。
邓恩在诗中这样写道:“她是所有的国家,我是所有的王子,其他一切什么都不是……这张床是你的中心,这些墙是你的球体。”邓恩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卧室和恋人们是太阳系的一个宇宙,床象征着地球,小屋的墙就成了太阳环绕的轨道,太阳围绕着他们的这张床转动。恋人们在床上无比开心,无比幸福。他们喜悦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们成了世界的中心:他们的床变成了地球,就连太阳也围着它转。
根据李正栓在《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中对此部分的解读:“恋人变成了宇宙的中心……关于新科学中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概念被爱化解。邓恩用新旧科学表达了他的思想:爱是人性中最高尚、最美好的东西。”
邓恩与安妮在世俗的压力下走向婚姻的殿堂,生活贫困,但是他们二人的爱情一直都很甜蜜。安妮和邓恩共生了十二个孩子,为此安妮的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在生完第十二个孩子后不久,安妮就离开了人世。邓恩在这首诗中对爱的表达是对人世间真正爱情的最好诠
释:“当虚名远离、浮华散去,留在人们身边、深藏人们心里的只有这人间的真爱,它才是宇宙之神,世间纷繁的一切都应做它的奴仆。”
四、《日安》中的“小宇宙”
《日安》是一首非常有爱的诗。这首诗表现的仍是文艺复兴时期屡见不鲜的传统:爱不仅仅是,精神爱远远胜过肉体爱。本诗共分为三节。在第一节中,邓恩用没有断奶的孩童和酣睡者来比喻对爱情懵懂的爱人。这种比喻新奇,使人印象深刻。在第二节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温暖的画面:一张洁白的床上躺着两个人,他们已经苏醒,用充满爱的眼神相互凝视对方,用各自的灵魂相互问早安。邓恩在诗中这样写道:
“向我们苏醒的灵魂道声早安吧,现在,/它们相互凝视,并不是出于恐惧,/因为爱征服了一切其他的爱,把一间小屋变成了一个环宇。/让航海者前去新的世界,/让地图向他人显示众多的世界,/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各有一个,/各是一个。”
很显然,在这一节中,诗人将恋人描绘成整个世界。在和对方的灵魂道完早安之后,他们所处的爱意满满的小房间变成了一个宇宙。并不是小房间真的成为了宇宙,而是因为他们
在这间屋子里。邓恩在此想表现的是有爱人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是整个宇宙。他们的爱是地表上最强的力量,以至于他们征服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的爱,他们成为了世界上的统治者。
诗人写道:“这样,小小的卧室就似乎全然隔绝了外部世界;真純的爱不仅使恋人们摒弃了对任何其他人或事物的爱,也使他们无视世俗生活中一切正常的活动。”因此,探究新世界的任务就落在了航海者的身上,地图也会向他们展示众多的世界。他们根本不用操心这些,所有的事情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沉浸在只属于他们的甜蜜温馨的“小宇宙”中,感受彼此强烈的爱意。
在第三节中,作者又用宇宙的观念来表达爱情。在这一部分,半球用来比喻恋人:
“我的脸映在你眼中,我眼中映着你的脸,/真诚坦荡的心灵安歇在两张脸上;/更好的半球,哪儿能见;/既无寒冷的北方,又无日落的西方,/凡是消亡的东西都因混合得不谐和诗人的眼泪;/如果两个爱合成一个,或者你和我/爱得一样,那就谁也不会死,/只要爱不减弱。”
毫无疑问,这一节描写的还是凝视的场景。一对恋人用含情脉脉的眼神深深凝视对方,
他们深感对方真诚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就像半球一样,只有当遇到合适的另一半时才能合为整体。因此,这两个半球就代表两颗真心,半球合为一个完整的球体就象征着两个人的心心相印。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球的南北半球,这里的半球既没有寒冷的南北极,也没有日落的西方,这里的半球是爱的结合,是情的场所,是心与心的相连。因此,他们真正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的爱使他们成为了永恒,只要爱不减弱,他们永远都不会死。
五、结语
总之,邓恩的宇宙概念多应用于他的爱情诗中。在他的爱情诗中,他多强调情人身体的部位或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也就成为彼此心目中的“小宇宙”。邓恩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突出情人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他们的存在让对方感到生命的完整,以至于他们两个就构成了整个世界。
在《分别辞哭泣》中,邓恩展示给读者当他妻子的脸映在他的眼泪上时,他的眼泪就成为一个抽象化的“宇宙”。在《跳蚤》里,邓恩告诉读者他和他喜爱女子的血液构成了一个圆
圆的小宇宙。在《日出》这首诗中,邓恩通过贬低、嘲笑太阳来提高爱情的地位,认为爱就是神,太阳就应该为她的仆人。邓恩表示他和恋人相互依偎的床就是地球,他们所在房间里的墙就是太阳运行的轨道,他们的房间就是太阳系的一个“宇宙”,他们两个就是世界的组成部分。
在《日安》这首诗中,邓恩指出他和情人都是半球,只有他们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能构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球体,一个“小宇宙”。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诗人,邓恩以他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而闻名。尽管有些学者认为邓恩的诗歌不符合逻辑,诗歌形式粗糙欠流畅,但邓恩的诗歌天赋及其特有的魅力足以使他稳坐英国主要诗人的位置。
(天津外国语大学)
作者简介:徐志文(1995-),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