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论坛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期
鲁迅与爱罗先珂童话
t谈风霞
作为现代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鲁迅对事关将来的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倾注了殷切的心血。在叫出/救救孩子0这一振聋发聩的喊声后,鲁迅一直呼吁要给儿童/切实的精神食粮0,而在那一时期,在中国/少年可读之书,中国绝少,0¹,为了/脱离旧套0,就得/收纳新潮0,于是翻译成了解救饥渴的当务之急。五四时期形成了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的高潮,安徒生、王尔德等世界著名童话家的作品尤为热火,备受中国许多作家的推崇和青睐。而鲁迅虽然较早接触安徒生、王尔德童话)))1909年,他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5域外小说集6,其中有周作人译的安徒生的5皇帝的新衣6和王尔德的5幸福王子6,而这也是鲁迅所喜爱并且译文还是经鲁迅校阅润饰过的º)))但是他后来却没有卷入继续译介这两位大师作品的热潮中,而且几乎也未写过对二者的评论文字。对于其他的世界级童话大师如德国的格林、豪夫等,鲁迅尽管熟悉德文,但也未对其产生翻译兴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盲诗人爱罗先珂的童话作品上,并且往往要绕
道通过日译本转译作者的俄语原著。那么,鲁迅为什么要不惮其烦地舍近求远呢?究竟是爱罗先珂童话的哪些东西吸引了鲁迅?从中是否可以窥测鲁迅选择儿童文学的某种识见和标准?关于鲁迅与爱罗先珂的关系,在众多论述鲁迅与俄罗斯作家的文章中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不提,这种/忽略0也许是因为爱罗先珂只是一个童话家,但恰恰因为他这种特殊的身份,更能显示他之于鲁迅的儿童文学观、甚至整个文学观复杂性的特殊意义。
鲁迅选择爱罗先珂这样一位在世界上不甚知名的童话家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有其偶然因素的触发,但又包孕着某种必然因素。/当爱罗先珂君在日本未被驱逐之前,我并不知道他的姓名。直到已被放逐,这才看起他的作品来;所以知道那迫辱放逐的情形的,是由于登在5读卖新闻6上的一篇江口涣氏的文字。于是将这译出,还译他的童话,还译他的剧本5桃的云6。其实,我当时的意思,不过要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而已0。»从这一段自述里,可以看出鲁迅的/意思0在于传播其内容思想。这与其早年在日本弃医从文之后着手翻译5域外小说集6时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其目的仍是为了/转移性情,改造社会0¼。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想,他当初喜欢安徒生、王尔德这两位童话大师的杰作,也主要是钟情于其内容思想。5皇帝的新衣6讽刺统治阶级愚昧专横的可笑可鄙行为,5幸福王子6(即5快乐王子6)歌颂富有同情心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这种对丑的鞭挞、对爱的推崇有益于社会人生。相比此二者,爱罗先珂的童话更加强了批判的深度和呐喊的力度。1921年,鲁迅翻译5爱罗先珂
童话集6时曾说:/他只有着一个幼稚的,然而优美的纯洁的心,人间的疆域也不能限制他的梦幻,所以对于日本常常发出身受一般的非常感愤的言辞来。他这俄国式的大旷野的精神,在日本是不合式的,当然要得到打骂的回赠,但他没有料到,这就足见他只有一个幼稚的然而纯洁的心。我掩卷之后,深感谢人类中有这样的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与著作。0½/这俄国式的大旷野的精神0,可能就是爱罗先珂超越人道的安徒生、唯美的王尔德之深刻处吧。那么,这种/大旷野的精神0在其童话中又得到了怎样的体现呢?
在5爱罗先珂童话集#序6中,鲁迅明确地说:/依我的主见选译的是5狭的笼6,5池边6,5雕的心6,5春夜的梦6,此外便是照着作者的希望而译的了。0鲁迅的/主见0是怎样的一种主见?考察这几篇童话的内容便可知。
诗人的眼泪
5狭的笼6是作者/漂流印度时候的感想和愤激。他自己说:这一篇是用了血和泪所写的。单就印度而言,他们并不戚戚于自己不努力于人的生活,却愤
愤于被人禁了-撒提.,所以即使并无敌人,也仍然是笼中的-下流的奴隶.0。作者借一只抗争的老虎的视角来批判囚禁人们的/狭的笼0,结尾老虎以血献
给石的神
的最后的祈祷是:/但愿只是不看见那痴
呆的脸,但愿只是不听到那痴呆的下流的笑0,批判了不思反抗、麻木不仁的奴性、劣根性。所以鲁迅感叹道:/广大哉诗人的眼泪,我爱这攻击别国的-撒提.之幼稚的俄国盲人爱罗先珂,实在远过于赞美本国的-撒提.受过诺贝尔奖金的印度诗圣泰戈尔;我诅咒美而有毒的曼陀罗华。0相比泰戈尔式的忍耐、不抗争主义,鲁迅更推崇/用了血和泪0催人警醒、教人抗争的爱罗先珂。5雕的心6的主旨与前篇一脉相承,且通过不断颂唱/雕的歌0得以鲜明的呈现。/不要往下走,不要向下看!慕太阳是雕的力的源头,上太阳是雕的心的幸福。0童话中将人的心与雕的心调换,在对比中揭示了人心的怯懦,展示了雕心的阳刚美、崇高美,结尾祈祷/给以救这世界人类的-雕的心.0。爱罗先珂的呼唤也是鲁迅的呼唤,改造国民性、唤醒东方的睡狮以重振雄风,正是鲁迅的苦心孤诣之所在,选译这两篇是/志同道合0的必然结果。5池边6写两只蝴蝶不忍目睹世界的黑暗,为了让太阳不西沉而分头去太阳,结果在夜里被海浪淹死,而那些小学、中学、大学师长却指着牺牲者的尸体对学生们灌输要求/安分0的经验说教,这里影射了当时保守的、奴性的反动教育,而所歌颂的是不惜牺牲自己去为大众谋幸福的献身精神。鲁迅也曾呼吁觉醒的父母、觉醒的人/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0,¾这里为后人牺牲的蝴蝶也受着鲁迅的敬奠,而牺牲者受人嗤笑的孤立境况,鲁迅也表着十二分的同情。在他的散文诗集5野草6中也塑造着一大孤独的英雄,裸露着甚至孤傲的情绪。鲁迅当然希望读者们(包括孩子和成人)能从蝴蝶的故事中得到灵魂的震撼与行动的启示。
以上鲁迅垂青的三篇共同之处在于其触及社会人生,在于其褒扬抗争精神,充满着力度美,旨在改良人性、重铸国魂以振兴民族。这种选择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形、当时鲁迅的思想与心境。在鲁迅当初弃医从文时就认为改变国民之精神/要推文艺0,¿然而文艺的性质也有讲究,他曾在5青年必读书6中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0基于此,他发出了看似过于极端的声明:/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0,因为/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0。以此类推,鲁迅注重的儿童书也应是/与人生接触0、教儿童/行0的书。而爱罗先珂的童话,虽然鲁迅认为/作者所要叫彻人间的是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0À,但他仍充满热情地译介,其原因之一正在于爱罗先珂的/悲哀0是/活人0的悲哀,他的童话里充满着/苦痛的呼声0与不屈的抗争,即/与人生接触0、教儿童/行0的一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人生。/为人生0的宗旨,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一种传统。鲁迅曾切中肯綮地评价: /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0Á在鲁迅看来,只有赤裸裸地写出人生的实际情形,才于中国有益。爱罗先珂虽然常在异国他乡流浪,但他一直惦念他伟大的/俄罗斯母亲0Â,他的童话里流淌着的仍然是俄罗斯文学一贯关怀着现实、执著于人生的血液,其文学血统依然属俄罗斯。这样,/写人生0的爱罗先珂的童话便毫无疑义地进入了鲁迅/转移性情,改造社会0的选择视野。相比安徒生、王尔德、格林这一类充斥着更多温情的童话,爱罗先珂的童话明显地突出了/与人生接触0、教人以/行0的一面。
然而,第四篇5春夜的梦6的格调与上面三篇截然不同,鲁迅在5译者附记6中说它/不过是说美的占有的罪过,和春梦的将醒的情形。,,作者曾有危险思想之称,而看完这一篇,却令人觉得他实在只有非常平和而且宽大,近于调和的思想0。这种格调似乎不像以/匕首0和/投0为主要武器的战士鲁迅所能接受的口味,那么为何也能博得鲁迅的钟爱呢?他为什么要选译这一篇自己素来反对的/调和0彩的童话呢?这里存在着矛盾么?别忘了,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0的冷峻一面,同时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0的温情一面。毕竟他译的是童话,是要给孩子们的/精神食粮0(当然也不排除大读者,真正的好童话应该是孩子和大人都爱看的作品)。鲁迅对儿童的心性是颇为关注的,早在1914年就曾翻译过日本高岛平三郎的5儿童观念界之研究6,对儿童的天性、心理等深有研究且十分尊重,他不无羡慕地赞叹:/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
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0 l v鲁迅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与阅读心理,他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们的发达。0这就对儿童文学的写作提出了要求,即写作者要懂得孩子,要有一颗童心,要适合儿童的阅读口味,让他们爱读且越读越/有味0。虽然鲁迅察觉到了爱罗先珂童话中/不得所爱的悲哀0,但他执意/展开他来的是童心的,美的,然而有真实性的梦0。因为对于天真、纯洁、充满梦想的孩子来说,写/童心的,美的0作品更容易引起共鸣、激起他们自己的/童心0的阅读喜悦。5春夜的梦6这一篇抒情诗般轻灵的童话,比起5狭的笼6等前三篇,更像一篇专门的儿童读物,它展露的是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0,歌颂爱与美,甚至/唯美0。如金鱼劝导
火萤:/感情的优丽,物的美,便都是世界的力。在许多优丽的和美的里面,说筋肉的力算最小,也无所不可的0, l w明显地带有唯美主义彩。火萤、金鱼为着对方/亲爱者的自由0,不惜牺牲自己美丽的东西乃至献出生命,爱罗先珂把这种崇高的死亡描写得非常优美动人:/那性命,是溶在光中,上了无限的太空呢,还是溶入花香,成为轻霭而飞去了呢?0这里洋溢着一层淡淡的感伤,但总体情调是圣洁、温馨、美丽异常的。故事里写了火萤和金鱼、山的精灵和莲的妖女、百姓的儿子和公爵的女儿三对伙伴,前两对侧重于表现其友情,通过幻想充分体现了无所不达的想象力;而末一对则表现孩子们由互相鄙视到最终和好的过程,曲尽其态地描绘了孩子的率真、任性及可爱的狡黠,写得颇有趣味。值得一提的是,百姓的儿子和公爵的女儿起初互相看不起倒不是因为他们阶级出身悬殊,而仅是处于各自的性别歧视,这里不存在阶级斗争之类的政治话题,是超功利的纯粹的童心世界,也难怪鲁迅说爱罗先珂这篇童话体现了/调和的思想0,但这句评语并非含有批判的意思,其真正指向乃是赞颂其/童心0和/美0。这样童心跃然、这样充满情趣的故事,无疑能赢得孩子们的喜欢;而且那样淳美的感情和诗意也同样令成人们为之动容,为之/梦梦0不已。
其实,童心和美的主题早就被鲁迅所看好,1906年他就喜欢上的荷兰作家望蔼覃的5小约翰6,/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0的童话。鲁迅一直对此篇耿耿于怀,到1927年将它译出才算了了一桩心事。其原因之一也在于其内容里充满了童心和美,鲁迅相信/只要不失赤子之心0的人们都会爱看的。那么,鲁迅为什么如此痴迷于/童心0和/美0呢?虽然看似这两样东西与现实社会距离远些,但却同样有益于人生。张
扬童心,是对封建时代束缚人性、童心的反叛。童心中蕴蓄着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张扬童心,便是充分发挥生命的自由度、甚至是发扬一种开放的游戏精神,养成一个自由的、活跃的、向上的、蓬勃的生命形态,这对于成人后的性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鲁迅反复强调看今日之少年,便可逆料中国将来之情形,言外之意就是倘若现在注意引导童心自由而健康地发展,那么将来之情形必有大的改观,即国民性格、民族精神都会有新的振拔。至于/美0,鲁迅在教育部任职 l x。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美感的培养,能滋润人的性情,增添灵秀之气和生活雅趣,使人不至于太过沉闷。对由几千年封建载道教育出来的务实的中国人而言,超功利的/美0的熏陶在儿童的成长阶段将起着改造性情的作用。
从上述依鲁迅/主见0选译的四篇童话中,我们可以揣摩到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识见,即所谓的标准)))/有益和有味0!/有益0指的是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并从长远来看能有利于改良社会人生;/有味0指的是活泼、积极的生活情趣和隽永的艺术魅力,能吸引小读者,使他们爱看、越看越/有味0,这是针对读者的特殊性提出的,同时也是一切优秀艺术的必备质素。/有益和有味0这个主张直到三十年代译介苏联小说5表6时鲁迅才正式提出,但其实作为一条指导原则,一开始就已被旗帜鲜明地运用了。鲁迅之所以对望蔼覃的5小约翰6惦念达二十年之久,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5小约翰6就属既/有益0又/有味0的好童话。用此标准,也可试着来解释为什么依鲁迅的/主见0没打算选译爱罗先珂的其它童话作品。/有人说,他的作品给孩子看太认真,,,这或者也是的。0 l y这些童话有的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且表达得有些隐晦,如5世界
的火灾6、5爱字的疮6等,尽管主题思想很/有益0,然而儿童之/味0不足,小读者不易理解、不一定爱看;有的童话如5为人类6等情节较恐怖(如描绘父亲怎样解剖自己的儿子来做生物试验等残酷的行为),而且部分主题有些偏颇,如儿子和母亲迷信了解剖学家/为人类0的幌子而轻易地献身供其解剖,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牺牲的行为并不可取,思想算不上/有益0,所以虽然文中也写人与狗有趣的游戏、较/有味0,但也不适宜给孩子们看。而且就/有益0和/有味0的轻重来看,鲁
迅的态度也十分明显)))首当其冲的是思想上的/有益0,其次才是阅读时的/有味0。由于鲁迅文学活动的中心就是/改造国民性0,所以他更看重内容上的/有用0;但若缺少/童心的,美的0情趣,就会削弱主题的感染力,难以吸引小读者,也就不能真正实现/有益0的价值。从爱护儿童、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立足点出发,鲁迅精心选择给他们的/精神食粮0,期待着养成崭新的、壮健的未来的国民!
对于爱罗先珂童话,除鲁迅外,另有赵景深也提及过,他说:/安徒生以后有王尔德,王尔德以后又有爱罗先珂,就文学的眼光看来,艺术是渐渐的进步,思想也渐渐进步了!但就儿童的眼光去看,总要觉得一个不如一个。或者以这样的步趋)))安王爱)))供给渐长的儿童)))自童年至少年壮年)))倒还容易引起他们爱好一些。0 l z应当说,这个评价是中肯的。鲁迅也明确地看到了爱罗先珂童话不适宜于/儿童眼光0的艰深之处,可他为什么还/固执0地接连不断地翻译爱罗先珂童话作品?这里是否有着除儿童文学之外的别的
选择视野?赵景深将童话分为三类:民间的童话、教育的童话、文学的童话,爱罗先珂的童话被归入第三类,此类童话的写作目的/是在社会,并不是想把这些东西给儿童看,或者更恰当的说,他们的目的只是表现他们自己0 l{。那么,爱罗先珂童话是否正是在/表现他们自己0的层次上有着对鲁迅的进一步吸引?
综观爱罗先珂的所有童话,可以根据上述鲁迅选译的前三篇与末一篇的分野,将其思想内容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用血和泪呼唤人民的觉醒和抗争,一是用美和爱编织人类的梦幻;前者阳刚,后者阴柔。而不管是哪一类,都塑造了为他人的解放而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这种高尚的牺牲精神使后者柔中有刚,其蕴含的可歌可泣的品格使之与前者具有同样感人肺腑、震慑魂魄的力量。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诚挚深厚、无私忘我的人道主义感情和热烈追求光明的执著品格。突出的如在5爱字的疮6、5世界的火灾6等童话中都塑造了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的不幸,为了解救人类的苦难而孤军奋战、无私献身的/狂人0形象。如5世界的火灾6中的/狂人0要在全世界放一把火,驱逐寒冷和黑暗,而自己宁可走进这/无比的明、暖的坟场0,这里的/狂人0的身份是/无政府党0。这跟爱罗先珂的政治思想有关。尽管鲁迅通观爱罗先珂的所有作品之后认为/他于政治经济是没有兴趣的,也并不藏着什么危险思想的气味0,但由上面具体列举的几篇童话可以看出,爱罗先珂对于社会政治是有他鲜明的倾向的。日本江口涣在5忆爱罗先珂#华希理君6文中说爱罗先珂/是无统治主义者;是世界主义者;,,然而他所住的世界,却全然不是现实的世界;是美的未来的国,是乌托邦,自由乡,是近于童话的诗的世界0 l|。无统治主义思想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作为
一个诗人、童话家,他的追求难免会蒙上/美的梦幻0的彩,这也是他相比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的俄罗斯其他作家所特有的童话家的质素。除了这种/从这美的诗的世界所产出的0/无统治主义0、/世界主义0之外,在爱罗先珂的一些童话里还提到另一种政治思想)))/社会主义0。如童话剧5桃的云6中秋子姑娘想做一个自由的女人,那么就要/那么成了社会主义者,去运动去0。这里/无政府主义0和/社会主义0是否矛盾?江口涣说爱罗先珂的/无政府主义0是从日本青年身上感染到的;那么,/社会主义0思想则当是始于苏联的产物。1917年,俄罗斯进入苏联社会主义阶段,来自于这个国度的爱罗先珂推举的/社会主义0大概主要指反对压迫、反对专制统治,叫醒人们去争取自由、光明和幸福的生活。而这一点,也可看作是与/无政府主义0在社会理想上的相通之处。奇怪的是,尽管作者在作品中几次提到/社会主义0这个词,但不管是日本的译者还是中国的鲁迅都/视若无睹0、不提一字。鲁迅之所以不提爱罗先珂的这些政治思想,许是因为1921年的鲁迅,还没有接受阶级论、社会主义思想,当时主要以进化论为主导。在其笔下,虽然同样塑造了清醒而孤独的/狂人0战士,但并非是/无政府党0或其他什么主义的拥护者。二者之间没有借鉴关系,这种/不约而同0乃是因为二者内心中有着同样对民族的期盼和焦虑。倘若定要从思想上来寻二者的共通之处,那么,其答案就是人道主义,且是非同一般的、博大而深沉的人道主义,这才是鲁迅与爱罗先珂产生精神共鸣的根本源泉。
作品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作者的精神力量,鲁迅说爱罗先珂/不像宣传家,煽动家;他只是梦幻,纯白,而有大心,也为了非他族类的不幸者而叹息0。这颗/大心0体现了/俄罗斯的大旷野精神0。若用一个字来概
括,那就是几乎在每篇童话里都闪光的字眼/爱0!而这种/爱0,并非仅仅停留于安徒生、王尔德所宣扬的仁慈、善良的意义层面上,而蕴含着更为丰富、更为深沉、更为巨大的一种感情。这种/爱0的
/大心0在5桃的云6和5鱼的悲哀6里有较为集中的表达。
爱罗先珂/愿意我(鲁迅)早译0的童话剧5桃的云6中,通过自然的母亲道出了对强者的理解:/同情,爱,互助,全都优越的0才是/第一等的强者0,/只在以美的正的爱弥漫着的生活作为目的者,才有幸福0。甚至连解除魔法的咒语都是/为爱开门0,极浓烈地宣扬了/爱0。爱罗先珂的童话虽非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但他同其他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包蕴着痛苦而忧郁的情绪,并非像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总是/童心般的轻松0 l},即使在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爱0的伟大后,往往也无法摒弃心底深藏着的痛苦,如在5爱字的疮6结尾,写道:/在我的心里,有了一条新的而且深的伤。,,而且这伤的模样,仿佛又并非-爱.字而为-憎.字。大的-憎.的模样,,而且这又渐渐的大了起来,,0这位古道热肠的诗人憎的是/治死0解救人类的革命者的反动政府,憎的是耻笑革命者的愚昧民众。在思想境界上,鲁迅是引之为同道的。他表白道:/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0,/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0;/我对于-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从民众觉醒不可.这意思,极以为然,而且也相信将来总要做到。0 l~鲁迅的人道主义包含着对人民深沉的爱,甚至热到/由爱而憎0,热到/发冷0。爱罗先珂与鲁迅的/憎0中都寓含着叫醒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0的痛彻心肺的感情。
人道主义的/大心0在5鱼的悲哀6中还有进一层的表达。鲁迅说:/至于-看见别个捉去被杀的事,在我,是比自己被杀更苦恼,.这便是我们在俄国作家的作品中常能遇到的,那边的伟大的精神。0 m u鲁迅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理解是深刻的,5域外小说集6里收了他翻译的俄罗斯作家迦尔洵的一篇小说5四日6,他后来评价这位自己最早倾心的作家时说:/至于-与其三人不幸,不如一人)))自己)))不幸.这精神,却往往只见于斯拉夫文人的著作,则实在不能不惊异于这民族的伟大了。0 m v这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是由爱自己而及于他人,而是为他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爱,它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不止于怜悯,而是力图谋求其解放。爱罗先珂的童话中寄托着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揪心的痛苦,他把个人的解放、个人的幸福纳入到整个社会解放、大众幸福的范畴中去探讨,其深广度超越了一般童话家单纯歌颂童心的美与爱的思想境界。在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中若一定要出几篇来与之媲美,那么,安徒生的作品中大概只有5海的女儿6、5野天鹅6等为数甚少的几篇,但其主人公的牺牲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恋人或亲人,尽管安徒生后期也更多地转向了现实,但其思想高度都未能达到爱罗先珂的境地。而王尔德的5快乐王子6当然也能算为受苦的平民牺牲自己的主题,但同样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而且此主题在其所有童话中几乎仅此一篇,他写作的根本出发点仍是表达/唯美主义0。而爱罗先珂的童话体现了俄罗斯/那边的伟大的精神0,即广博的同情心、深刻的批判精神与崇高的牺牲精神。其所以博大深厚,是因为有革命民主主义这种更为彻底的民主思想,也因此/与我们的世界更接近0。 m w鲁迅评价契诃夫/是艺术家,又是革命家;而他又是民众的教导者,这几乎是俄国文人的通有性。0在鲁迅眼中,爱罗先珂这样一位胸怀广阔的童话家同样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0。鲁迅深深地同情并敬仰这位怀有/大心0、为人类的
苦难而悲呼奔走的盲诗人,当得知爱罗先珂被日本官宪用/酷薄0的手段驱逐出境时,他愤慨、痛楚得以至于流泪了。1922年,爱罗先珂来北京,鲁迅常去拜访他。爱罗先珂/在沙漠上似的寂寞0的北京,写下一篇童话5小鸡的悲剧6,写小鸡不会浮水却偏要和小鸭在一起,结果落水而死,表现了小鸡执著的精神追求;在爱罗先珂回国之后不久,鲁迅写下一则童话似的小说5鸭的喜剧6作为酬唱并寄托深深的怀念之情。虽则标题为一悲一喜,但其思想仍是相通的,都表达着一种理想不能完好实现的深深惆怅,都寄寓着别一种向往和怀抱。鲁迅和爱罗先珂是精神上的知交,在介绍爱罗先珂的伟大精神时也袒露了自己的伟大人格。鲁迅自己的作品,正体现了这种伟大的人间爱。
虽然鲁迅强调翻译爱罗先珂童话的动机在于其内容而/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华国的艺苑0,但在选择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艺术眼光,译介这类作品也可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者提供写作上的借鉴。那么,爱罗先珂的童话在艺术上有何奇异之处呢?鲁迅评价一位俄罗斯作家安德来夫的创作/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的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0,/他的著作虽然很有象征的印象气息,而仍然不失其现实性的0 m x。用这来评价爱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