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教学目标
2.联系旁批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青春依然 再见理想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阅读例文,梳理想象
1.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想象的特点。
(1)学生分组朗读“交流平台”。
(2)师小结:想象——超越现实,十分奇特。
2.聚焦题目,复述课文。
(1)回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内容。
(2)请学生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3)师小结:两篇课文都围绕题目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3.板书习作例文题目,齐读题目。
四大爱情剧4.默读思考,梳理想象。
(1)学生默读例文,边读边思考:铅笔有了梦想,它想做些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铅笔有五个梦想。(课件出示五个梦想)
5.交流提炼,绘制思维导图。
师生交流,绘制思维导图。(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想象的特点,再从课文题目入手,让学生知道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读例文,理清例文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想象的内容。
板块二 互相交流,揭秘想象
1.交流探讨,想象奥秘。
(1)铅笔一下子有了五个梦想,故事里是怎样描写这些大胆、奇妙的想象的呢?
(2)同桌间交流:铅笔为什么要展开这样的想象呢?
2.关注旁批,体会梦想。
(1)铅笔和豆角、丝瓜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认为第三个梦想的想象合理吗?
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所以铅笔的这些想象合理、自然。
(2)铅笔为什么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
铅笔的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帮助别人,它是一支乐于助人的铅笔。
3.自由朗读,总结写法。
(1)自由选读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故事写得这么奇妙的?
(2)讨论交流,提炼写法。
方法一:借助一个有趣的事物。
方法二: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
方法三:编出一个奇妙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习作例文的旁批,思考这些梦想的存在是否合理。教师真实而有效地教,让学生真正习得技法。
板块三 结合导图,练说想象
1.巧借导图,展开想象。
(1)学生齐读例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例文最后一段话)
课件出示:
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就像种在稿纸上的字,发多少芽,开多少花,结多少童话。
(2)铅笔还有什么梦想?你能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成有趣的童话吗?(提示:一定要抓住铅笔细长的特点展开想象)
①以第4自然段为例进行仿写。(课件出示例文第4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仿写格式。上海大学全国排名
2.小组交流,展示仿写成果。
【设计意图】九牛一毛模仿习作例文,巧借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再次巩固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的方法。
板块四 借助作品,放飞想象
1.借助作品,发挥想象。
(1)想象是那么神奇,我们一起来看看普通的手指印在想象的世界里会变成什么。(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初试身手”的三幅手指印图)
(2)学生动手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想得新奇。
(3)一个手指印就是一个有趣的事物,一个手指印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你会想象出什么有趣的画面?
(4)围绕画面,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2.小组交流,分享故事。
(1)讲讲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
(2)评一评:故事是否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3)梳理总结谈收获。
防疫措施有哪些3.放飞想象,拓展延伸。
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全班一起接龙编写故事。(课件出示句子)
提示:抓住事物的特点,前后情节要连贯。
【设计意图】借助根据手指印发挥想象和接龙续编故事两个环节,使人人都有放飞想象、自我表达的机会,更好地学习、巩固抓住事物特点来展开想象的方法。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