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读后感范文五年级800字
《上学记》一书中,我触摸了70年前我们中国学子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学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上学记》读后感1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个金卷发的小男孩儿在绿的大草原上骑着一辆很奇怪的四轮车,这辆车上有鹿?头、玩具熊、CD、三角尺还有一位很像老师的老爷爷。
绘本的第一页是没有文字的,画着在风景如画的山上有一幢绿的小房子。这不禁让我们浮想联翩。这是哪儿?这幢房子是做什么的?读到绘本的后面,你会发现这幢房子是一所学校,学校里有施特恩老师的教室。
故事里的小男孩儿大卫上学的第一天并没有去学校,而是去山上自己动手建立了一所学校,并自得其乐。上学第二天,大卫给自己的学校装上了轮子,这所学校跑的飞快冲进施特恩老师的教室。
在真正的学校,大卫把建立自己的学校的事情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也很兴奋。他们一起动手把大卫学校的车轮装在他们的学校上。
文章的结尾,同学们驾驶着安装了轮子的学校行驶在小河里。施特恩老师驾着小船?️在河里追,小男孩儿的妈妈在河岸上骑着自行车?️追。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正前进呢。
绘本的最后一页跟第一页一样,只有一幅图画。画面上,大卫的学校没有了轮子,在夕阳西下的山坡上静静地待着。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画面里山谷的微风和淡淡的夕阳余晖,给读者充分的遐想的空间……
小朋友的世界跟大人的不一样的,上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自我成长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是必要的,孩子们的自我学习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
同样,人生的旅程中,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放飞梦想,努力学习,热爱生活,在人生大学里好好深造哦。
《上学记》读后感2
何兆武的《上学记》最大的特点是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口述,由一个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文靖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形式的书,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何先生已经过世了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起来很轻松,读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老人在充满阳光的书房里向你娓娓道来他生命早期的故事,很平易近人。
除了这本书的写作形式以外,何先生的《上学记》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主要有:
1. 何兆武先生在这本书里展现的人生观。
匆匆读后感400字我不避讳抬举自己的嫌疑,但是何先生的人生观确实和我的很像。比如,在政治方面,何先生对国共两党的评价,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对“运动”性质的区分,对政治的看法等等,都和我自己的看法相近;对人的看法方面,不以二元划分标准论人,不认为好人什么都好,也不认为坏人一无是处。人生没有绝对,事物没有绝对,2 个小时的路走了7天不一定没有价值,军阀政府也有利于个人自由的一面。
2. 尽管也会批评一些人和事,但何先生基本上没有抬举自己的意思。
按说这是应该的,但是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回忆录里,何先生这本书几乎是唯一不抬举自
己的。有的人写回忆录通过贬低周围的人和事来显得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多有理多正义,像章诒和的书;有人不怎么贬低别人,但总在抬举自己,像杨绛;也有人不抬举自己,只贬低别人,像张戎。从这方面来看,作为一本回忆录来说,何先生这本书很难得了。《上学记》讲给读者的是作者眼里当年的人和事,像个本分的讲故事的人,几乎没有褒扬自己的意思。
3. 何先生对名利的淡薄。
何先生八十岁的时候,清华要给他办个祝寿礼。其实这种活动在学术圈并不少见,我也参加过(当然是作为观众)。一般是老头坐在大会主席台中央,一本正经地接受各人等的当面称颂,一点也不脸红脖子热。说实话,这种活动总让我联想到西方的葬礼。有时候我也出于好心想替这些老学人出这么做的正当点的理由——他们可能并不是出于自愿,无奈膝下徒子徒孙太多,众人抬轿把他抬上去,对徒子徒孙自己以后有好处…… 不管怎样,通过这类活动,一些人在我眼里本来挺高大的形象就此矮了许多。然而何先生不同。推辞不过清华,寿礼当天何先生锁上家门一个人扎到图书馆里过了一天。这手法很好地照应了何先生在书里提了不止一次的“把名字写在水面上”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个寿礼的段子不是何先生自己讲的。
4. 一些我从前不知道的小事情。
本来嘛,看回忆录性质的书主要出于对过去不了解的事情的好奇。《上学记》除了从特别的视角讲一些历史事件、风流人物以外,还有一些小事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比如,战时大城市的地铁可以供市民躲避空袭,这是之前我从没想到过的,看了何先生的书以后才想到为什么国家同意一些大城市不惜血本修地铁,看来也有战略方面的考虑。还有,第一次知道中国传统文人的形象是拉里邋遢不修边幅的,真不理解这些人。学问大跟不注意形象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这些印象深刻的地方,我还有一些感想。
首先,何先生兴趣广博,这我欣赏,但是正是由于何先生在就学阶段涉猎太广,以致缺乏坚持,加上其他因素影响,竟没拿到硕士学位。这可以很明显地从何先生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不断转系里看出来。先是建筑系,后来转到历史系,又转到中文,再转到外文,最后研究生肄业。何先生认为读书要凭兴趣读,这一点跟林语堂差不多,何先生的理由是人生只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面上”,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这些虚无的东西,读书是应该追求“peace of mind”。就“读书”而言,我赞同何先生的看法,然而我认为,读书除了“修身”以外,还应该“平
天下”。个人的“peace of mind”在读书过程中是必要的,然而不应该是唯一的。作为有志于学的人来说,还应该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社会谋福利。换句话说,读书之用,不应只是有用于个人心灵,还应有用于社会福祉。不然,只能算个“读书人”,不能算是“知识分子”。
其次,西南联大的教学情况,何先生也有批评,但他总的态度基本还是肯定,而我的看法则有所不同。据何先生讲,很多教授上课无讲义,高兴讲什么就讲什么,讲世界史的人一个学期连古埃及都没讲完,甚至有的教授高兴就来上课,不高兴就不来。在我看来,这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任,也是极度的不“专业”。学生把学费交给你,你就应该尽心尽力授好课,“分内之事”一定要做好。况且,学问与教学水平并不一定是正相关,你学问又大又尽心尽力地教尚且不一定能教好,何况不认真地教呢?教授脾气耍在讲台上怕是耍错了地方了。
再次,对于西南联大的学生之所以杰出人才多,我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第一,在选材上,选了一批会读书的人,至少是智商上面没问题的人;第二,学生们大都背井离乡没钱也没玩的地方,这就有一个一心向学的氛围,促人进步;第三,教师里面大师多,即使教学上不行,也肯定能开拓学生眼界,这对学生成长极为重要;第四,也是我看来极重要的一点,跟今天相比,西南联大各个系学生规模都不大,大都是小班上课,老师与学生有很多深入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激发是很有利的。
最后,作为一本老老实实的回忆录,能够在中国这种“有特的”社会里面公开出版发行,不仅为关心中国的人们描绘了多幅有关过去的人和事的真实影像,也让我们这些对社会未来走向持有积极信心的人们更添一份乐观的理由。
《上学记》读后感3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
引发争议。
有评价将何兆武的《上学记》、齐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口述的回忆录。记录了“旧时代”(民国时期)学生生活的情况,我虽然大龄,但尚是学生,因此读之颇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