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现代文阅读Ⅰ(散文)客观题考查方向
题号考查内容命题方向
7艺术鉴赏题
叙述方式、人物塑造技巧、修辞技巧、
篇章安排技巧等
拓展评述题
引入和文本相关的材料,从知识、技
巧、思想、情感等方面加以评述
分项解析
分析——做对内容理解题
散文内容理解选择题多就某一材料或某一细节方面命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这一材料或细节传递出来意境氛围、情感态度、写作意图。
对内容的分析理解,首先要整体把握散文的中心,因为散文的材料乃至细节的安排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其次要在把握好中心的前提下,细心体察,客观分析,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技能1整体把握,客观判断
对于内容的理解,要以文本为依据,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并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2022·调研卷)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存在错误,请分析其原因。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这便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做的社会实绩的极致。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然而,要
追随林和靖却不难。哪儿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结果,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
(节选自余秋雨《西湖梦》)选项:林和靖看透世态,隐居西湖,文中引用他的诗句,表面是对精妙的咏梅诗句的赞赏,实则表达了对以林和靖为代表的文人隐居生活的肯定。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流程】(1)分析选项表述。选项分析了作者引用林和靖诗句的作用,关注点“对文人隐居生活的肯定”。
(2)回归情境分析。上一个段落表达对苏轼、白居易未能有大作为的遗憾,自然引出对林和靖的分析。对于林和靖的隐逸确有很多人肯定,但文本却说“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并未肯定林和靖的“难得”。再联系下一段“结果,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则明确表达了对文人隐逸生活的否定。
(3)联系写作意图。作者将苏轼、白居易与林和靖对比,表达对中国历代文化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的
赞美。
技能2抓住重心,准确理解
内容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中心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有些理解可能是文本所具有的,但可能不是主要意图。
(2022·调研卷)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存在错误,请分析其原因。
千余年来,古吴堡石城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抗战时期再立新功,它抵抗住了日寇的侵略,守住了陕甘宁边区东大门,护卫了圣地延安,保卫了党中央。
石城不大,占地约10万平方米,作为县府所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设置了县衙、捕署、官仓等官府机构,还建有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等众多庙祠,也有南坛、北坛、校场、点将台、兴文书院等杂糅其中。石砌窑洞与砖木房屋,错落有致遍布全城。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相融并生和谐共存。散文阅读
登山临水,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登高望远,进而怀激烈之壮志。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不由浮现脑海:“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只消换几个名词,何尝不是眼前这座石头
城的写照。
(节选自杨海蒂《回望》)选项:文章叙述石城时,详细列举了石城内的建筑物,主要是表现建筑的错落有致。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流程】(1)审题。“主要”一词为敏感点。
(2)回归文本分析。列举石城内的建筑物,可以表现“建筑的错落有致”,但并非主要意图。根据“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相融并生和谐共存”可知,这句是总结性的话,那么列举建筑物,主要是表现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相融并生和谐共存。
(3)联系主旨分析。从更大范围来看,文章主要是表现人们的精神,对建筑特点的介绍并不是主要内容。
(二)判断技巧概念,分析艺术
散文的技法灵活多样,是命题的重点之一。鉴赏艺术技巧,对象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全文。散文的技法可分为修辞技巧、篇章安排技巧、人称使用技巧等。常见的修辞技巧有比喻、拟人、叠音、排比、借代、对偶、想象、对比、衬托、反复等。鉴赏艺术技巧,要从手法判断、手法效果两个角度,比对选项和文本。
(2021·广东高州模拟)下面对散文艺术技巧的分析鉴赏存在错误,请分析其原因。
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的举动,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节选自贾平凹《进山东》)选项:文章第一段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引出下文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和对孔子的介绍。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流程】(1)分析选项。关注“比拟”及其效果。
(2)回归文本。第一段说“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
(3)对比概念。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应为比喻,而不是比拟。
(2021·南宁市高三模拟)下面对散文艺术技巧的分析鉴赏存在错误,请分析其原因。
在武夷山脉支系巍巍采眉岭下,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有一座富有民族特的建筑。它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广袤田野,旁边有一泓溪泉穿越田野涓涓而流,后面是古木参天、郁郁苍苍的黛青屏风。这幢古朴幽静的建筑,便是举世闻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曙光小学。
当曙光小学那古老的时钟历史性地走到1929年12月28日这一伟大的日子时,“曙光”就放射出抵达全军的光芒。那天,雪花飘飘,大地银装素裹。那伟岸的身躯,踏碎厚厚的积雪。他健步如飞,走进曙光小学。会场外,雪花纷纷扬扬,周天寒彻。会场里,熊熊的篝火吐出动人的火焰,温暖众人。120多名代表静静地听着那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长篇政治报告。
篝火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同志的谆谆教导,照亮了人们的眼睛和心灵,照亮了红军的路。“曙光”驱散了国民党军队的闽粤赣三省“会剿”所覆压而来的阴霾惨雾,穿透了红四军东江失利所带来的愁云恨绪,黎明快来了!
(节选自唐宝洪《古田“曙光”》)选项:“会场外,雪花纷纷扬扬,周天寒彻”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与古田会议会场里熊熊篝火的温暖形成对比,突出了古田会议的准备充分。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流程】(1)分析选项。要求对对比的手法及效果进行判断。
(2)回归文本。联系“会场外,雪花纷纷扬扬,周天寒彻。会场里,熊熊的篝火吐出动人的火焰,温暖众人”分析。
(3)分析判断。先判断手法,对比手法判断正确。再分析效果,“突出了古田会议的准备充分”分析错误,过于表层化,温暖与寒冷的对比,突出了古田会议的情境氛围,含蓄表达
古田会议对每一位党员及党的发展的影响。
优秀模拟试题精选
2022重庆市质量调研抽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③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淡,叶多黄,有古苍笼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④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住。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⑤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饶有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即华丽、艳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
⑥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有删改)文本二:
秋雨
张爱玲
①雨,像银灰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②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③草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④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⑤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⑥灰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⑦雨,像银灰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段②中“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里的“含义”指的是萧杀、凄凉、秋扇、红叶、荒林、萋草。
B.在作者看来,秋天的况味体现在既能给人温和、成熟、古苍茫的感觉,还能使人生活得自由闲适。
C.文章标题是“秋天的况味”,而作者在段⑤中却写到熏黑的陶锅、尚未破烂的字典、半世的书桌、老气横秋的招牌等事物,意在表明大凡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东西也能给人以温和、成熟、古苍茫和愉悦的感觉。
D.作者以“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这句话来结尾的作用有:一是赞许邓肯对秋天的观点;二是表明自己与邓肯有同样的感受;三是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文笔细腻,情感灰、忧郁、黯然、落寞,体现出了作者多愁善感的消极心理。
B.段①和段⑦,不仅做到了扣题,而且还做到了首尾呼应。
C.“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中“网”字,不仅写出了秋雨的绵密和范围之广,还写出了在这样的秋雨情形之下人的苦闷和无奈。
D.段③运用拟人手法写垂头含泪的洋水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美好而薄命的怜悯与哀叹。
8.文本一段①不直接开门见山写“秋天的意味”,而用大量的文字写“抽烟”的过程,这样写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9.文本二写“墙角的桂花”和“灰的癞蛤蟆”,有哪些作用? (6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