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导学案
一、诗文默写
1、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唐)
,日暮客愁新。,。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宋)
,。,望湖楼下水如天。3、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宋)
,。,听取蛙声一片。
,。
4、七律长征
作者:
。,。
,。,三军过后尽开颜。5、浪淘沙
[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今直上银河去,。
6、江南春
作者:杜牧(唐)
,。南朝四百八十寺,。
7、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作者:王安石(宋)
,。,。8、绝句(其二)
[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何日是归年?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唐)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10、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宋)
,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人家在何许,。
11、淮中晚泊犊头
作者:苏舜钦(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晚泊孤舟古祠下,。
12、《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在天底下,,而。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
13、《月光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忽然,海面上,。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二、诗文理解
1.下列对《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既表达了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3.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
B.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
C.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D.作者写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的诗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是按照地点转移的顺序来写的。
4.下列对《七律长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5.下列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B.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C.这两句写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万水千山都看得极为平常。
D.“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6.下列选项中,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
B.这两句是对偶句,承上句“万水”,以五岭、乌蒙为代表写出山的绵延不绝,巍峨高大。
C.“细浪”“泥丸”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D.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7.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的诗。
B.“移舟泊烟渚”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有停船宿夜的含义。
C.“日暮客愁新”,因为天黑无法继续前行,使人不由得产生新的忧愁。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
8.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绘了一幅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画面感极强,6个名词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展现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C.“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蛙声,这种侧面烘托十分动人。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同时也衬托了诗人因受奸臣排挤而被罢官,闲居农村的冷清、寂寞、孤独的心情。
9.下列对刘禹锡《浪淘沙》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指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携带大量泥沙,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B.“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诗人当时政治处境的险恶,及对恶势力的痛恨之情。
C.“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后,表现了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10.下列对杜牧《江南春》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旗帜招展的特点。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彩。
C.这首诗写的是整个江南烟雨迷蒙中的美丽景象,“四百八十寺”是南朝留下来的庙宇数目。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当然,烟雨迷蒙中也有可能产生历史的沧桑感。
11.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出了天边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出了暮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C.《淮中晚泊犊头》中“时有幽花一树明”中说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诗句写出了盛夏时节山花的烂漫和树木的繁茂。
D.《书湖阴先生壁》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12.下列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的《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把半夜“清风”和“明月”下的景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中的“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下阙开头两句的停顿应该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杜甫的《绝句》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像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碧、白、青、燃”几个词的运用,仿佛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