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教师:任雪玲 时间:2011年11月1日
课题 | 调查中的“小插曲” | 一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选择在“语文大课堂”的调查中值得你思索或者触动的事情。 2.在写作时要写出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思索或者触动,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想法。 | |||||
教学 | 选择在“语文大课堂”的调查中值得你思索或者触动的事情。 | |||||
教学 难点 | 在写作时要写出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思索或者触动,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想法。. | |||||
教学用具 | 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 | ||||
教 学 过 程 | 修 改 备 注 | |||||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大家通过走上街头、看电视等方式查了错别字、病句,撰写了研究报告,我想大家一定收获很大。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你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有关调查报告中的小插曲。 二、新课: 1.指导选材 在前几天的调查活动中,你肯定遇到过不少事,选择最让你思索、触动的事,说一说。 2.指导写法 ①怎样才能把这件最值得你思索或让你触动的事写清楚、具体呢? 引导学生说出,教师随机板书要求。 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介绍得要具体。着重写你想描述的重点场面。 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明确重点要求: 你认为这些中哪一项任务最难完成? 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到具体?然后,把自己所选事的重点情节部分说一说。 请一位同学说,同学们评议。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重点指点:要想说具体,就要细致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周围人的表现等。 让这位同学在大家帮助之后,再次讲述这件事。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把事的重点情节说具体? 引导学生总结: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周围人的表现等。 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写。 作业:完成本次作文。 例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中的“小插曲”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调查关于人们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况,并写一份调查报告。晚上回到家,我立即行动起来。 我打开爸爸放在床头柜上的论文手稿,认真地查起来。突然,我发现在一句话中出现了错别字,不禁有些激动地叫起来:“爸爸,你写的这句话有错别字!”“哪个?”爸爸一脸的不相信。“你看,这句‘生活有着翻天复地的变化’,这个‘复’字,你写错了,应该是‘覆盖’的‘覆’。” 我边说边指着到的错别字给他看。“不会吧,请给我出根据来。”爸爸似乎仍然不太相信。 我兴冲冲地打开字典,指着“覆”字的释义对他说:“你看吧,这就是我的根据。”爸爸很高兴地摸着我的脑瓜说:“咱们的昕昕长大啦,能主动帮我改文章了!” “哪儿啊,这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让我们调查生活中的错别字呢!”我笑着对爸爸说。“是这样啊,以后我们都要注意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把纠正错别字当成我们每个人的一项长期任务,大家互相监督不写错别字,不用别字,好不好?”“好,我通知妈妈去。”不用通知我,昨天你爸爸和我商议过啦,正担心你经常写错别字,所以…… ” 妈妈欲言又止,一脸笑意地从厨房走了出来。“好哇,你俩竟然给我埋地雷。”我佯装生气,去挠妈妈的胳肢窝。妈妈一边笑,一边躲着身子,之后又走进了厨房。 爸爸拉住我说:“别闹啦,昕昕!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我和你妈的单位也都有类似的要求。其实,要想彻底消除错别字,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是吗?”“是的!”我郑重地点点头。 这时,一片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我抬头看了看正在月光下忙碌的妈妈,又看了看正在电脑前写稿的爸爸,急忙打开自己的作业本,认真查起错别字来。 | ||||||
板书设计: 调查中的“小插曲” 1.起因、经过、结果 2.内容具体。(语言、动作、神态) 3.感受真实。 | ||||||
教学反思: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