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
(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对此,有人感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
..看重结论
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人们对现象的态度)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
的认识
...。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1. 关键词:
小时候——不懂,懵懂——更好奇,更本心,更天然——内心驱动
长大后往往——有所经历——某些因素驱动(成长经历、社会背景、)
上海高考作文小时候——喜欢发问——好奇心强,求知欲重,热爱探索,追根究底……
长大后——看重结论——更重定论,更重所得,更重功利……2.追根究底
为什么会“有人担忧”——过分看重结论的社会,容易轻易评判,容易急功近利,容易陷入僵化,因为害怕犯错,影响结论,从而过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无法创新;没有新的探索,也就造成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社会文化发展缓慢……
为什么“有人觉得正常”——
①孩子的关注点与成人不同是正常
孩子对大千世界还有很多的不清楚,所以会好奇会发问。成人对大千世界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答案,需要考虑实用,考虑结果,考虑价值,所以更重结论。
②从题目的字面上来看,成年人只是更看重结论,并不等于成年人就真的不发问。很多时候成年人在发问的同时,也在默默探究解决方法,从而得到应有的结论。
③成年人更“看重结论”,它也包含着成年人对结论的思考和争辩。因为看重结论,因为想要更好的结论,因为想让结论更接近于真理,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所以看重结论和提问之间并不矛盾。
3. 参考立意
有思之问,问而有果
勇于探究,关注过程,重视结论
保持好奇心,伟大的真理始于探究,终于结论。
结论基于探究而产生
4. 参考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范文
永葆童心,追寻答案
《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小儿就“日之远近”反复提问,孔子却无法给出明确结论。孩子们爱提问,大人们注意结论,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必担忧。但我认为,我们要永葆童心,在好奇之中
追寻答案。(以两小儿辩日引入,提出观点)孩童喜爱发问,是出于对世界懵懂而细腻的感知。在孩子们眼中,世界是一张白纸,通过提问才能获取他们想要的答案,为白纸涂上缤纷绚丽的彩。童心是纯洁、无忧无虑、充满好奇的,正因为如此,孩童才能无所顾虑地提出疑问,汲取知识。可以说,提问是孩童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大人们往往更注重结论,这是由于他们常为工作所苦、为压力所累,有着更多的羁绊。而结论则是解决问题最经济的路径,它省去了探索、追问的过程,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切入肯綮。由此观之,这一现象源于经由年龄积淀与社会环境带来的心境上的差异,再正常不过,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单刀直入清楚分析为何“孩子爱提问”“长大后重结论”,论述现象的合理性,分析客观)
然而,这就意味着成人可以理所应当地节省每一步探寻的过程而直接抵达结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恰恰相反,成人更应当放下“结论至上”观点,呼唤童心的回归,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追寻答案。(笔锋一转,以设问形式将论证引向深入,过渡自然,重申观点)提问是驱使人们发现真理的灯塔,提问代表着对自然、对宇宙的好奇思索。正如上文所论述,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始于每一次提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警示我们求学请教、善于提问的重要意义。(论证提问对于探索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引用《师说》作为论据,如果能引用刘开的《问说》则更好更直接“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此外,提问也往往是对权威的质疑,正是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我们得以走出蒙昧,通向真理。伽利
略对“地球中心主义”的质疑,马丁·路德对于天主教义的提问,开启了现代科学的大门,迎来了理性文明的曙光。(更进一步论证提问能质疑权威,这对探寻真理的重要性)
同时,提问也使人省视自身,提升自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正是在对自我修养的反复追问中,不断锤炼自我,抵达“至善”的境界,修成仁人。(最后论证提问对自我反省,修养身心提高境界的作用,但曾子的话为“自省”而非“自问”,可用唐卢纶《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云:“览镜愁将老,捫心喜复惊。”一句扪心自问是从关注自身到放眼国事的境界提升)
然而,对提问的强调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放弃“最终答案”。“结论”亦是促使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启蒙运动基于先贤的质疑与提问,总结出现行的自由民主制度,科学家们在理性主义的引领下得出结论,解答前人的疑问,于是,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浪漫神话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辩证论证结论的重要性,由启蒙思想到科学技术,都强调了在提问之后,结论重要,从而也将提问与结论结合论述)
结论或许出于灵光乍现,但在此前必定要经历反复提问的积累。王阳明龙场悟道,牛顿发现万有定律,在这些看似“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结论之下,是思想家无数次的叩问,是科学家反反复复的质疑与求证。因此,被工具理性束缚的当代人不妨寻那颗尘封已久的童心,在对自然、宇宙、生命的叩问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简评】本文的优点是文从字顺,道理讲得明白。文章开宗明义:“我们要永葆童心,在好奇之中追求答
案。”接下来文章分三步走:先是阐释题目,分别为“善于发问”“追求结论”的现象归因;接着推开一层,以“成人是否可以理所应当地节省每一步探寻的过程而直接抵达结论”为问题,思考提问的种种价值;但文章并非止于“提问”,而是宕开一层,进一步提出:“对提问的强调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放弃“最终答案””,论述求索结论的可贵。唐彪《读书作文谱》云:“凡作简短文字,必须要转处多,凡一转必有一意思乃妙。”应试作文不一定要引经据典,重要的是把道理讲清楚,一层进一层地论述,这篇文章的“三步走”“两转折”,其中隐含的精巧构思、思辨精神或许可以给读者一些启发。
当我们忘记如何发问
儿童往往希望发问,而成年人却更注重结论本身,这一现象究竟意味着领悟“知也无涯”的成熟,还是好奇天性的泯灭?(开篇引用材料,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发问”的目的在于向外界表达疑惑,从而求取解决疑惑,得到新结论的帮助。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求取结论的过程日趋淡漠,对结论本身却愈加关注,究其本质原因,在于对“知”的工具理性态度:与其在对不能带来即时收益的“未知”发问探究中浪费精力,不如将专注的目光全部投向能直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论,如此方能以更小的努力换取更高的效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于是,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指导下,我们渐渐习惯于掐灭疑问的火花,将全部精力投入获取结论,使自己能更精熟地运用结论,不再试图以“问”触碰已知与未知的边界。这一习惯的最终导向,是对“未知”的麻木,以及对其发问能力的彻底丧失。(分析论证丧失提问能力的本质)
丧失发问能力的后果,并不仅在于失去了以“问”挑战未知,进而扩展、延伸知识边界的可能。对结论的重视,使我们对“已知”以及即将成为“已知”者越来越熟悉的同时,也使我们渐渐遗忘了知识边界以外的存在。囿于已知结论的樊笼之中,与发问能力同时丧失的,还有对未知的好奇与谦虚的态度。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也是一种知,而“问”正是反省、打破无知的过程之一。(提出丧失提问能力的恶果)当然,也许有人认为,成人的不愿问,只是因为明白了并非所有问题都有答案,进而知足于认知水平范围内的结论,不为力不能及的问题作无谓努力,这是否也是一种成熟?然而,伟大的问题从不需结论来落实它的价值,其本身的回响就足以昭示还未被认知征服的蛮荒之地的存在。柏拉图的“我是谁”等三个问题,屈原的《天问》,张若虚“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问,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之问,这些问题已各自有纷呈的解释,但又何尝有总结性的“结论”?也许,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恰恰没有为我们所重视的“结论”。正因为结论的缺位,多元的解释才得以被容纳,并在周而复始的发问一求解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在
拓宽知识疆界的同时使问题不断衍生延伸,永葆生命力。(进一步论证提问的价值并不需要结论来落实,从而反驳“更重视结论说”)
因此,真正“成熟”并非无止境地向外界求取即时回答的浮士德式贪婪,更非强自抑制发问欲望,只着眼于结论的功利主义者,而是葆有不断问询探索的赤子之心的同时,亦能坦然接受结论的缺位,将疑问存于心中,既为探求多元解释留下可能性,亦以不断的发问、自问提醒自己认知局限的存在,从而避免陷
入死守结论、自以为知的愚蠢状态。(再次重申存疑提问的重要性,提升立意)
【简评】本文语言简洁流畅,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围绕着“人不应当忘记发问”这一主旨,作者分层次进行论证:首先,结合时代背景,从“工具理性”角度为人们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忘记发问作归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丧失发问能力的后果一-使人们囿于已知结论的樊笼之中,渐渐遗忘了知识边界以外的存在;文章最精彩的莫过于对“提问”之价值的论述,伟大的问题往往超越“结论”,具有解释的丰富性,而人类正是在周而复始的提问一求解过程中不断完善,永葆生命力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引经据典,但每一条论据都有其明确的指向,用以佐证观点,适切有力,使文章读来有理有据,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附】
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