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安慰》
安慰
        郑小琼
我有一颗明亮而固执的心,它有自己的懊恼
忏悔,茂密的不幸与劳累,微小的怨恨
它们侧身过来,浸入我身体柔软的部分
成为遥远的事物,在我的血液和骨骼
转动,制造出希望,疼痛,疾病,幸福
这些图纸,纸条,器具,它们会对我说
生活中我们相遇也将相爱,我在
某个机台上打磨生活,涌动如潮汐的
未来,我收集着的爱,恨,青春,忧伤
正被流水线编排,装配,成为我无法捉摸的
过去,理想,未来,它们与爱情,亲人纠缠
似一根古老发黑的枝条,等待某个春天来临
我的往昔已沉入蔚蓝的天空,剩下回忆似星辰
现当代诗歌
若隐若现,安慰着我孤独而温暖的心
一、诗歌创作背景
《安慰》的作者是打工诗人郑小琼。
郑小琼是一位80后诗人,来自四川南充,因其经历及诗歌的内容,她被雅称为“打工诗人”。正如她的绰号一样,她是一个从流水线工人走向办公室职员再成功跳跃成为一名诗人的传奇女性,她的经历成为她创作诗歌的来源,一直在漫延。
2001年,郑小琼中专毕业后在乡村医院当了半年医生,随即南下打工。由于学历水平并不高,想在大城市一份好工作还是艰辛的,结果在辗转中山、深圳等城市后,在东莞某工厂暂时下来。她在打工的时期,除了上班,剩余的时间多数用于写诗,渐渐地,她便从开始的“写”踏上了“创作”的路。而且,郑小琼的诗歌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经历为内容,以个人感受为体会,真实地将打工生活表现出来,将事物本有的“尊严”用文字表现出来,也让自己艰苦谋生的情绪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但其中并没带有很大宣泄的意味,只让人觉得真诚。
打工诗——《安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很多人认为,这首诗可以看做是郑小琼对“自我”的坚持与清醒的杰作,我对此也十分认同,我甚至觉得当代的年轻人都需要在这首小诗中一下自我,思考一下人生的路。
二、诗歌综述与理解
郑小琼自己曾经说过,“在东莞这几年,我进过塑料厂、五金厂、家具厂,干过流水线,当过仓库工……我一直想把这种想法写出来,所以我必须进不同的工厂,做不同的工种去亲历、感觉,而不是作为旁观者去想象。”而《安慰》这首打工诗写的就是她真实切身的感受,没有
过多的装饰,也不需要过多的配饰,画面的真实让人感同身受,字、词间流露出一种源于人本质上的“尊严血液”。
《安慰》这首诗以“我有一颗明亮而固执的心,它有自己的懊恼”开篇。“我”率先突出了主体的地位,说明了自我性;而描写的对象定格在人最重要的器官——“心”上,意义在哪呢?我认为这是诗人要表达生存需要有“心”的意思,这颗心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决定我们人存亡与否;再者,定语是“明亮而固执”,一方面表明诗人自身心明如镜,能明辨是非,为人也相对乐观,憧憬光明,另一方面“固执”一词点出她的坚持,她的坚韧,告诉我们她做事不会轻易放弃,暗示着她将会继续努力为目标而奋斗;次句说这颗心有自己的懊恼实质上是表达“我”懊恼,引出让人懊恼的原因以及下文的内容——忏悔,茂密的不幸与劳累,微小的怨恨。“忏悔”、“不幸”、“劳累”、“怨恨”这四个词都是属于“灰暗”系列的,用一些略带贬义的词语表达对人生感到压抑,对下层社会人们的生活感到窘迫,对一些残酷的现实感到一丝无奈。这其中,以心代己,技艺灵巧,用词准确,突出诗歌的基调是反映并揭示现实,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诱发往下的叙述与抒情。
“它们侧身过来,浸入我身体柔软的部分/成为遥远的事物,在我的血液和骨骼/转动,制造出
希望,疼痛,疾病,幸福”我认为这是诗歌的第二部分,这三句讲了那些灰暗的现实闯入到“我”的身体中,“柔软”象征着人总是感性的,对生活的点滴都总是会产生无尽的情感。而明明靠近了却以“遥远”来反述,增强语气,更加强调这种距离的拉近,以“血液”和“骨骼”来证实灰暗入侵的状况,切乎自身实际,以“真”为主,写出情绪的静态存在。接着运用工厂机器运作的常用动词“转动”拉开描写动态的发展与延伸,“希望”与“幸福”两个褒义词一前一后也许是在说明人要带有希望,即使在前进路上遭遇了各种的困境,比如说“疼痛”、“疾病”等,只要坚持,我们最后还是能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要得到幸福,首先需要我们有一种追求,让希望飘动起来……毫无疑问,诗人告诉我们的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总是会有的,当摔得疼痛时,遇上疾病时,我们都不该轻易放弃,要对自己许下“坚持到底”的承诺,要对得起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这一部分寓示着诗人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要战胜困难。
“这些图纸,纸条,器具,它们会对我说/在生活中我们相遇也将相爱,我在/某个机台上打磨生活,涌动如潮汐的/未来,我收集着的爱,恨,青春,忧伤”诗人逐步将打工生活融入诗中,想象着打工时的零件们与“我”交流,告诉“我”生活的道理,而“我”则在打工的日子里打拼。
不管内心是多么地骚动依然在干活,并且在时光消逝的过程感受着爱恨情愁,用青春的汗水摆脱不满,一步一步挣脱着让人觉得忧伤的生活。诗人用了“打磨”一词,可以指的是在机台进行打磨工作,亦可指在消磨时间,但我认为这里应该是指“我”在打工时并非是简单地消耗时间,而是在慢慢地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为自我的理想而拼搏,用双手“打磨”出曾经憧憬已久的未来。青春难免忧伤,因为年轻,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因为暂时无法在社会中站稳,但其实我们可以改变这一切,改变这些尴尬的场面。积累是我们的资本,积累也是转换心态、改善情况最好的方法,所以“收集”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的。诗人就是这样抒发着对追求理想与用心拼搏的认可。
在表明了“打磨”的决心后,开始讲述走进打工世界后的经历。“正被流水线编排,装配,成为我无法捉摸的/过去,理想,未来,它们与爱情,亲人纠缠/似一根古老发黑的枝条,等待某个春天来临”面对全新的甚至违背了自己初衷的现实,“我”选择了等待与忍耐,接受了流水线工作,每天长时间的工作是不曾想过的。“过去,理想,未来”这三个词放在一起,既是承接前一句,也是开启新的一句,进行一个对比,实际上这是现实与理想的比拼,“过去”曾经在“理想”中,此刻早已成为回忆,但理想依然没有实现,“理想”是针对在目前的,“未来”是对理想的交代。在时间里,“我”渴望爱情,也渴望与亲人相聚,诗人用“古老发黑的枝条”比喻着
现在恶劣的环境,“春天”比喻希望,“我”正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这一段,是上一部分的补充,简单地阐释着积累的过程,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着对生活与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守候。
在短诗的最后,诗人直接叙述“我”的往昔已不复存在,表明那不是“我”所想要的,它只能成为回忆。诗人将这种回忆比喻成为“星辰”,用星辰闪烁的特征暗示着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并非时时能得回。“我的往昔已沉入蔚蓝的天空,剩下回忆似星辰/若隐若现,安慰着我孤独而温暖的心”,明显地,虽然往昔若隐若现,虽然曾经很苦,但这种经历让“我”明白的在社会生活的哲理,“我”的心除了明亮与固执,现在还增加了孤独,不过那是有温度的孤独,而不是冰冷的。“孤独”与“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冷一热,突出矛盾的韵味,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点明“安慰”的作用,道出“我”的变化。这结尾是诗人对自我的一种释放,这是一种展现自我的释放,一种坚持自我的释放,一种对自我的安慰,也是决心在将来继续以“自我”来创作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