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表现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设计就把体会作者对国家前途满怀信心的豪迈感情作为教读的主线,借助文言文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汲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课文的背景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正值少年。有人说,少年是一首诗,浪漫隽永,明秀悠长;也有人说,少年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
2.解题:“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联系学生的实际,采用赞美少年的方式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读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生字,注意会认字中“鳞”的笔画较多;“哉”的字形要注意右上一点和右下一撇要同时存在。
(3)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惶”读huánɡ,不读huǎnɡ,也不读huānɡ。
“哉”读平舌音。
(2)辨清字形。
①“泻”与“泄”的字形、字义要区分开。(“指液体很快地流下;也有液体、气体排出的意思,也指透露。)
②“履”和“覆”的字形要区分开。(两者部首不同)
③“疆”字左下的“”不要丢。
(3)读好词语。
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美哉
(4)读好句子。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4.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准停顿。
5.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这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样一个“少年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少年的责任。
6.大声朗读,了解内容。
自由大声朗读,小组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帮助小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中国的崛起,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作者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
设计意图:从读准字音开始,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而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了解了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品读开篇,体会语言
1.课件出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指名读。
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把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一样,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3.再读这段话,体会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个句子里的每个分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
(2)意思层层递进。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
课件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总结:五年级语文手抄报“排比”主要是从这个句子的结构着眼;“层层递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主题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
5.鼓励学生再读这个句子,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思路。(句子的意思层层递进,不但容易记,而且越读越有劲。)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此环节,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迁移、运用。
四、总结规律,引导背诵
1.课件出示:少年×则国×……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试着背诵。
2.学生各自背诵。鼓励学生积累下来,可用于爱国、自强类的演讲。
3.小结: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根据意思的层层递进来背诵,就容易得多。这也是学习文言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节课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引入新课
1.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
2.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句子长,背起来困难,看我们能不能沿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把它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为品读剩下的文本做好铺垫。
二、品读内容,感受画面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读文。
2.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3.学生各自低声诵读后汇报交流:
(1)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2)用了许多比喻。
(3)感情充沛。
4.师生小结: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赞颂和无限向往的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现在我们深入地体会这些文字。
5.这段话中有些难理解的词语,在书中也给了注释,借助注释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6.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内交流总结本段文字的意思:
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汹涌的黄河从地下涌出,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跃起,在云中飞舞鳞爪。小老虎在山谷里咆哮,成千上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才试试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漫天飞扬。珍奇的花含苞待放、姹紫嫣红,显得一片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发出耀眼的光芒。少年中国像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头顶着天,脚踏着黄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幅员辽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7.教师讲解寓意:“红日初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和“鹰隼试翼”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德的中国少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描写了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表现了少年中国无比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