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苏联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我认为根本原因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
历史的教训苏联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推行的一种模式。主要指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它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是,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模式,它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里形成的,有许多因素对该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产生了影响。比如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本身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恩并没有解决,在当时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创造了苏联模式,尽管有种种弊端和不完善,但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尝试。
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相对性,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随着条件的变化,苏联国内外条
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模式也就开始了僵化。种种弊端,要求执政党应当在尽量发挥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认真果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把这种模式转换成新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苏联错过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机会。如果能早点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斯大林晚年没有要改革的醒悟,对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斯大林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之中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贻误了改革的时机。勃列日涅夫统治集团拒绝改革这一重大的历史性错误最终把苏联引向了危机的边缘,但是这并不等于当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无可挽回地注定要失败的境地。从80年代初期的形势来看,苏联60多年中积累起来的国家实力尚未耗尽,如果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能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苏联还是能够振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特别是在他抛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后,开始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削弱和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结果,便导致苏共逐渐变质,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一、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搬照抄。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还适用于当时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但是之后,苏联党看不到苏联社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看不到苏联模式存在的偏差和弊端,更看不到自身在思想路线上的错误,因而陷入思想僵化。这告诉我们,因为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制定一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想路线正确,其他路线、方针和政策才会不致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才会得到较为可靠的保障。而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通用模式。苏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搞清楚致使社会主义在苏联丧失活力,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不完全清醒致使社会主义在中国不能健康发展。从实际出发回答社会主义本质。我国搞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他国经验,但是要清楚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通用模式,要根据实际国情制定。
21世纪,我们面临着总结历史经验并重新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的任务。从苏联的失败中我们学到的一条最重要经验是,社会主义一定要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历史和外国的模式,要探索各具本国特社会主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