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关系
山水诗,即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的诗,它往往以自然山水为歌咏对象,以反映“人化”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篇。在笔者看来,我国古代的山水诗词,它还是古代文人心灵世界中的一方净土,是他们对自己所感悟的大千世界富有感情的诗意表达,而抒写各风景名胜地的山水诗词,则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风物的深情歌咏。记得有位名人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他说在中国文学中,“诗歌是大家闺秀,散文是小家碧玉,小说乃是青楼女子”。这话可能让小说作家很不高兴,其实他只是想说,在中国文学的几种主要体裁中,诗歌(古诗词)归属于精神的最高境界,它千锤百炼,言简意赅,纳四海于须臾,容天地于片言,寥寥数语却直抵人心深处,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学体裁有如此魅力!因此,这样的文学形式才能深受人民众的喜爱!所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山水诗词,尤其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去继承和发扬!
我国古代的山水诗,初兴于六朝的晋宋之际,脱胎于借助自然美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山水诗它除具有诗歌的一般特点,即语言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想象力强、富有意境美和音乐美之外,还由于篇幅短小,易诵易记,在游人中广为流传。山水诗除了具有以上文化特
性之外,它还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文化意蕴非常深厚的旅游文化,它涵盖了一切意识形态,在人类的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者文化意识的熏陶,旅游兴致的激发,影响非常深远。
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者个人来看,山水诗对旅游者最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不仅表现在寻求文化满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旅游者的审美修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上,它同时还是一种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教育。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云游天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的千古丽句,这些山水诗词,大部分是面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旖旎风光,名胜古迹,感受了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之后,有感而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旅游的“产品”了。
诗圣杜甫,骑驴三十载,足迹布满大江南北;诗仙李白,云游四方,饱览了从天山到东海的大好河山;陶渊明罢官归隐,隐居山林村庄,著书立说,而倍受后人敬仰,被后人誉为“在世时默默无闻,死后“粉丝”众多”。读他们的诗,同样会激起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如今人们游览成都的杜甫草堂,游览李白故里江油,游览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江阴,参观秦始皇兵马俑遗址,游览浙江的苏杭,无疑是希望置身于文学和历史之中,获得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真切体验。倘若在欣赏完古人的山水诗词之余,我们也能亲临泰山之巅,观东海日出,看长城内外,品漓江秀,那么,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就会更加激情澎湃,真切具体了!
更何况,一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难以计数的名胜古迹,人文旅游资源中,都记载着中国人民的骄傲。人们在回归大自然,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熟悉人类的历史文化,了解自然规律,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就能极大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提高人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高尚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曾经为旅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晋时期,居士们对山水的游赏更促成了山水诗歌的诞生。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古代很大一部分山水诗,游览诗无疑就是我们现当代旅游诗词的源头。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在内容上二者既互相交叉重叠,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山水诗词重描摹景物,往往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景致的特而为游人所倾心,旅游诗词则重记述过程,旅游诗词观照范围广,山水诗词则相对较窄,山水诗词更多观照自我心灵,以静为贵,旅游诗词更着眼于旅游过程,因而内涵
丰富,更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纵观我国古代山水诗词的发展历程,不仅历史悠久,灿若星河,而且更是人才辈出,星璀璨。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山水的零星描写,但它往往是比兴所用,而没有把山岳河川当作具体的描写对象,因此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山水诗。斗转星移,经过楚辞的过渡,直到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三曹”之一的曹操在组诗《步出夏门行》所写下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才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开山之作,被誉为我国第一首山水诗。
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从艺术上看,它具有建安文学那种慷慨苍凉的风格和感人力量;从题材上看,它则可以算是一首山水诗,只不过诗人不是为写山水而写山水,而是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的歌咏表达自己的壮阔胸怀和政治理想。全诗的写法是由远到近,由写实到想象,描绘了大海的浩大及景象的美丽壮观,颇具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山水诗在古代诗中的兴起,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之奠定基础的诗人是谢灵运。继曹操之后,南朝的谢灵运,顺其自然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重要诗人,被称为山水诗的鼻祖,中国山水诗派创始人。
谢灵运的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其山水诗特点是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谢灵运的一生中,他曾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山水名诗,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为例,该诗叙写了诗人一天的游踪,描绘了所见的奇山秀水,抒发了游山玩水的乐趣和从中悟得的哲理,结构紧密,情、景、理也融为一体。在推进山水诗发展的进程中,南朝齐诗人谢脁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也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了。
谢灵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旅行家。他怀着对自然山水的极大兴趣,
在寻幽探秘之中赏悟山川之美,同时又将自己在旅游中对自然独到的赏悟,用诗意表达出来。正是这种旅游体验和山水描写的结合,使得他在山水旅游诗的创作中超越了传统的写景诗、行旅诗和游览诗的写作套路,呈现出了引人注目的风骨。谢灵运这种反映在山水诗中的美学观念,使山水诗从着眼于景物外形的模范,进而着力于感悟自然的妙趣、捕捉山水的神韵,塑造幽深的意境,并从中引发出了警人的哲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值得一提的是,除谢灵运之外,陶渊明也是魏晋时期,我国文学史上,大量从事山水诗写作,影响较为深远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出生的年代,恰好是魏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腐败,社会走向没落的时期。这时的陶渊明曾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罢官归隐。其长于诗文词赋,曾存诗120余首,文10多篇留存后世。其创作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与田园生活,言语清新,质朴自然,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山水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饮酒》中,陶渊明曾以平易自然,而又质朴含蓄的笔调,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及当时心静自然明的心情。“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全诗只不过十句,诗人随视野转换所取的景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绝少夸饰之意,所用语言也几近口语,无雕琢痕迹,但却浅中寓深,淡中见味,充分体现了诗人恬静自适的审美情趣。
今天,如果我们在品味庐山美丽的山和结伴的归鸟的同时,也象陶渊明一样抛开尘世的喧嚣,把自己置身于山水秀丽,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花卉林木繁茂的自然风光之中时,我想那效果肯定就大不一般了。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从山水作为诗歌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到山水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审美意识,再到对山水穷貌尽形的刻意描摹,都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经过1000多年的孕育,到了唐代,山水诗才算是迎来了全面繁盛的广阔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唐诗之路作为山水诗物象层面的写作对象,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结构定型,尤其是丰富山水诗的文化内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山水的古诗
到了唐代,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期间,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文
化兴旺,国家统一,科技进步,社会长期。由于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期间的山水诗人更是层出不穷,风格迥然不同。唐诗便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的产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当时文人的追求,漫游天下则是当年文人阶层的时尚。而山水诗,则水到渠成的成为了这一时期唐诗诸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就十分突出,各种名家大家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自己的才华,直接促使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繁荣兴盛和山水诗派的形成,极大地丰富及繁荣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宝库。
比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描写浙东名山天姥山美景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历代吟诵,流传千古。据不完全统计,唐代仅以天姥山为题材的诗歌就多达400余篇,这座浙东名山曾有“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的美誉。不仅如此,唐代诗歌里关于浙东山水名胜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当年就有450余位诗人曾经在浙东一带登览怀古,以这里的青山秀水、寺院传说为题材,留下了1500多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里不仅拥有繁花盛景,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名胜古迹。王羲之书楼墨池、谢灵运始宁别墅和钓台等珍贵的历史遗址就位于此;闻名天下的剡纸、茶叶和丝绸也盛产于此,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是得天独厚,相当丰富。所有的这一切,顺理成章的让浙东成为了泱泱唐诗中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词,更让浙
东成为了独绝于唐诗里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
如此说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诗人留恋往返,不惜笔墨地吟诵这方山水呢?
这还得从唐诗之路谈起。唐代的浙东有一条山水之路,就是从钱塘江南岸出发,行山阴道,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然后渡江而行,入浙东名溪剡溪,经新昌的沃江、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近200公里。自古以来,浙东一带水网密布,众多文人墨客陶醉于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美景,他们一路南下,棹声帆影,载酒扬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条水路经中外专家学者实地考证,被正式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
1993年7月18日至22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曾专门在浙江新昌举行了“唐诗之路学术讨论会”。会议肯定了“唐诗之路”的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还正式行文命名“浙东唐诗之路”。此后,关于唐诗之路的研讨会议召开过多次,中外专家学者纷纷一致认为,和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一样,浙东唐诗之路也是一条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极具人文旅游景观特、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带,作为一条古代旅游线路,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潜力无限。尽管沿着这条山水之路开启漫游之幕的诗人可以追溯到西晋,但
直到唐代才掀起了一个高潮。这既与唐代诗人们所追求的漫游之风息息相关,也与浙东一带盛行的佛教有关。当然,更是唐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梳理他们留给后世的山水诗词,我们从中可以管窥唐诗之路独特的诗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