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摘要:《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初剧坛上两部不
朽的历史传奇,面对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大体一致,相
比之下,这两部剧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题材选择和
创作范式上有所不同。本文仅对这两部剧作在题材选择和
创作范式上进行分析比较,探析两部剧作的思想内涵和艺
术风貌,加深对清代戏剧的理解。
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题材选择;;创作范式
一、《长生殿》和《桃花扇》在题材选择上的虚与实
创作《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洪昇与孔尚任,虽然
他们面对的历史环境大体一致,但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创作原则和创作目的不同,因此他们在选择历史素材上也
有所不同。这两部剧作都来源于历史,但他们既尊重历
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都有所侧重和点染。
(一)《长生殿》在题材选择上侧重于虚
《长生殿》是以众所周知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从相识到
相知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从唐代到清初,以唐明皇与杨
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王永健将在《长
生殿》以前,以李杨为题材的作品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把
历史上的帝妃李杨净化、美化成为传说人物,“凡史家秽
语,概削不书”,这以《长恨歌》《传》及《梧桐雨》为代
表;另一类是把唐明皇描写成荒淫无道的昏君,把杨贵妃
刻画成扰乱朝纲的“妖女”,突出描绘了“史家秽语”,同
时又借用了民间传说,让他们死后在月宫重逢,以此来展
示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这一类以《天宝曲史》为代表。
洪昇写《长生殿》所选择的历史素材,是历史上已经形
成的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系统,如《长恨歌》、《长恨歌
传》、《梧桐雨》、《惊鸿记》等,但《长生殿》主要是由《沉
香亭》、《舞霓裳》发展而来。据洪昇的《自序》与《例言》
来看,他在北京做监生之前,曾在杭州皋园与友人严定隅谈
到开元天宝之事,感慨李白而写成剧本《沉香亭》。洪昇到
北京做监生后,友人毛玉斯说李白之事已是陈词滥调,于是
洪昇“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更名为《舞霓裳》,剧
本的主角改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后来洪昇又感慨情有独钟,
在帝王家少有,于是又根据唐明皇游月宫,杨贵妃魂归蓬莱
李隆基和杨玉环仙院的传说,专写钗钿情缘,最终定名为《长生殿》。三次
易稿,不仅时间地点变了,而且题材内容变动也很大。《沉
香亭》主要是寄予作者的不遇之感,《舞霓裳》重在写李泌
辅肃宗,《长生殿》则意在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歌
颂爱情的忠贞,并将主题由一般的君臣关系上升到帝王与妃
子的爱情。
洪昇的创作原则是:“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即使
在史书上提到有不完美的地方,也要展示他们好的一面在
世人面前。作者不惜将历史事实进行改动,把杨玉环塑造
成是唐明皇偶然遇见的倾心宫女,绝不是侍人之榻、不守
妇道的女人。她是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
弃’的黄花闺女。因为她温柔娴淑、情态柔顺、宽和妩
媚,才册封她为贵妃的,这样就展现了杨玉环纯洁善良的
一面。在《定情》一出中,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宫中对月当
空,交换订情信物,山盟海誓。“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
长”。我们看到的唐明皇绝不是人们所说的好之徒,而是
一位风流倜傥,对杨玉环一见钟情的男人。
作者还虚构了《闻乐》、《制谱》两出戏。“宋代郭茂倩
的《乐府诗集》中描述到:相传李隆基在一个皓月当空的
夜晚梦游月宫,看见一个仙女在天籁之音中翩翩起舞,醒
后就根据梦中的情境谱写了《霓裳羽衣曲》。”在《长生
殿》中,作者将听到音乐制谱的主人公由唐明皇改成了杨
贵妃,还增加了月宫嫦娥、天孙织女等天界仙子。杨贵妃
死后,深刻悔悟,感动了上天,天庭就把这位被谴谪人间
的“蓬莱仙子”接回了天宫,复位仙班,但她忘不了唐明
皇,终日怅然若失。在《补恨》一出中,织女告诫杨玉
环:你如今已有证仙班,情缘宜断。这大出杨玉环的意
外,因为她所追求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之爱。对织
女的劝诫,她回答道:娘娘,如果还能与李隆基再续前
缘,我宁愿被贬下仙班。李隆基生无可念,有的只是对杨
玉环的百般思念。在《哭像》中李隆基说:“是寡人昧了他
誓盟深,复了他恩情广。”他只能在悔恨、愁闷的心灵深
处,去追寻那曾经的美好。最后,李隆基和杨贵妃遵从织
女的安排,在月宫相见,他们简直是以泪洗面。不管是人
间天上,他们都想要比翼双飞,展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
不渝。
《长生殿》虽然是根据一定的史实材料描写而成的,
但是作者在剧作中增加了“玉妃归蓬莱旧院,明皇游月
宫”的传说,还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由此可
以推断,剧中提到杨贵妃是被谴谪人间的仙子,就纯属虚
构了。这部历史传奇展现的并不是宫廷中真实的爱情故
事,而是表达剧作家心目中理想的帝妃爱情生活。
李香君对侯方域的选择,不仅在于他是一位风流倜傥
的才子,更看重的是他的复社文人的政治身份。换句话
说,李香君对爱情的选择,实际上是她自己的政治立场和
爱憎情感的对象化。因此,这一结合从外在形式上虽有才
子佳人的模式,但它的实质。是一种思想的认同,观念的
结合。作者清楚的说出他的创作目的是通过场上表演来让
观众品评。“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演出时,明朝的
臣民们之所以会慨叹不已,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那痛侧心
扉、惨不忍睹的一面。
《长生殿》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桃花扇》是对历
史发展规律的总结;《长生殿》在历史真实的大框架下进行
艺术加工,《桃花扇》在艺术演绎过程中更看重史实史据的
堆列。《长生殿》和《桃花扇》可称作是我国古代历史题材
戏曲创作的两种主导形式。
参考文献:
[1]陈静.至情《长生殿》——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共
建的艺术奇葩[J].大家谈DISCUSSION,2008(6):95.
[2]洪昇.长生殿[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1.
[3]蒋德均.《长生殿》与《桃花扇》结构艺术比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88.
[4]孔尚任.桃花扇[M].湖南:岳麓书社,2002:1.
(作者单位:遵义市务川县浞水镇中心完小)
12┆好日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