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作者:陈晓墁 陈佳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24期
作者:陈晓墁 陈佳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24期
关键词:爱情;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爱情悲剧 一、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富家女和穷书生受到封建家长和第三者的阻挠的爱情悲剧。在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游学,途中遇到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
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二、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至死不渝的美好爱情,颂扬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执着,敢于打破传统的枷锁,捍卫爱情的勇气,表达了对婚姻包办以及剥夺自主权的不满,反映了中国人对死生契阔的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也为后世的男男女女追求自己的婚姻自主带来一线光明。
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一部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历史根源以及当下社会背景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长期依赖,形成了半封闭地形,适应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形成了顺从、被动、内向的民族心理,避免冲突、追求自由、团结一致、建立和谐关系的性格特征,因而形成了
汉民族严格保守得道德观念,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护士独立自由。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盛行。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也就是说,晚辈要完全的遵从长辈。儒家强调孝道,提倡百善孝为先,儿女要尊重服从父母的意愿。而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低下,有的甚至完全就是家族的附属品,没有选择权,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下,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们嫁给一个陌生人,放下自尊只为维护家族,一辈子活在压抑本心的痛苦的深渊之中。儒家强调“礼”的重要性,强调“男女授受不亲”,这也就束缚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儒家也强调“仁”的重要性,并且以爱他人为仁。它将人看作社会性的存在,人是与他人共存的,强调人的社会性而非个性。不得不说,人的确是一个社会中的人,需要发展自身的社会性,但是人的个性更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不应该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儒家思想却在历史的不断推进下逐渐走向极端,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需求。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人就会普遍缺乏自主意识,不自觉地依附于社会伦理,养成顺从、被动、内向的性格特征。而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就形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顺从于礼教约束的性格。在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并且已经许配给马文才时,他没有去争取,而是追悔不已导致相思成病、奄奄一息,个中缘由,只能归结为封建礼教的压迫与罪恶。祝英台,也是如此。她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不得不说非
常勇敢,有胆识,似乎颇有个性。在同窗三年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她对爱的表达委婉而含蓄,借物传情,使得梁山伯始终不能明白她的心意,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不得不说,这也是出于礼教观念的束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