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六课《图表的制作和修饰》
作者及工作单位
遵化市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认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课堂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行动,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是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数据图表的创建、编辑以及打印。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体现以下思想:
  1.讲练结合。在课堂上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重点、难点知识,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2.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3.情境与任务驱动的整合。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地接受任务。
  4.注重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失败和成功中体验学习。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家里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知识与能力:了解图表的用途,学制作和编辑图表。能够熟练地创建、调整和修改图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与创新体会自己制作出图表的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比较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