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曲线》教学反思
南海区平洲中心小学黄国桥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年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奇妙的曲线》一课曾获南海区2003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佛山市2004年小学信息技术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获广东省2004年小学信息技术课例展示活动评比二等奖;其教学设计获佛山市一等。现对本课作回顾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弯曲线、两弯曲线以及封闭曲线的画法。
2、能用曲线和以前所学工具进行仿画和创作。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热爱用电脑画图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三种曲线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封闭曲线的画法。
从重点的设置中可以看出,本节课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灵活运用在创作方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自学能力,体现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理念。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些什么东西?
生1:我想知道曲线有什么用?
生2:为什么说曲线是奇妙的?
生3:我想知道曲线是怎么用的?
……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看学习资料。谁通过自己看书到了答案,就马上举手告诉老师好吗?同学们还可以一边看资料,一边用电脑来尝试。
(学生看书自学、上机尝试,教师下去巡视、个别指导学生自学,并调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分析:让学生说说看到课题想学到些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气氛,以学定教;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在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而教师的个别指导,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便于提问学生时心中有数。这个环节比较开放,要求教师的调控能力比较好,这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趋向:也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尝试解决,到最后真正解决。
教学片段2:
师: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愿意将你们组的发现讲出来?
生:我发现有3种曲线。
师:同学们知道这三种曲线分别是什么曲线吗?
生1:一弯曲线、两弯曲线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生2补充:封闭曲线
师:三种曲线当中,你可以画多少种?
生:两种。
师:请你出来示范画。
(学生示范画……)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让其他学生出来帮助,同时要求示范操作的学生把操作步骤说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真正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感受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功的那份荣誉感,同时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说话能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能及时叫其他学生来帮助,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助精神。考虑到封闭曲线的画法比较难以掌握,教师有目的地多叫了一个学生重复示范操作,使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示范完后,教师让全班学生把三种曲线画出来,并提醒已经完成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这样很快便把本节课的技能目标完成了。为下一个环节——创作作品作下了铺垫。
教学片段3: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东西可以用曲线工具画出来吗?
生:河流、露珠、水滴。
……
师:同学们,其实曲线工具除了画河流、月亮、水滴,还可以用来画很多东西,大家想看吗?
生:想!
(CAI播放由曲线工具来画的图画,见下图)
师:同学们,原来这个曲线工具,可以画出这么多、这么美的图片出来,你说它奇妙吗?
生:奇妙!
师:对,但我认为同学们想出来的东西更奇妙,只要能发挥出来,那你们的作品就肯定棒极了。下面黄老师想要看看同学们的看家本领有多大。我们来一场比赛好吗?
生:好!
师:请看比赛要求。
分析:通过让学生说出平时见到的哪些物品可以由曲线工具画出来,加深曲线工具的认识。接着演示用曲线画的图片,使学生的思维再进一步扩散,为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起到极大的的导向作用,同时很自然回题:为什么说曲线是奇妙的,奇妙的地方哪里。这样使教学的结构很严谨,由此可见,课题也是本节课的创新之一。
教学片段4:
CAI出示比赛要求:
(1)每个同学用8分钟创作一幅带有曲线的画。
(最好能用上三种曲线)
(2)小组选一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一起修改。
(3)把修改好的作品保存起来,作为参赛作品。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
分析:先让学生自由创作,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自由的创作空间,然后再小组合作完成一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他们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比赛的形式,挑起学生的好胜心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只是在选小组代表作品时一定要督促学生,因为发现有部分学生顾着画自己作品,没积极参与评选小组作品。
教学片段5: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得很好,黄老师也觉得这些作品各有特,很有创意,所以黄老师都给他们颁个奖,请他们出来领奖。
(每个小组代表作的主要作者出讲台)
(播放进行曲音乐……)
师:同学们,这些奖不仅是属于这些同学的,还属于参与修改的每一个同学,刚才黄老师就发现第1、2、5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最好,所以老师奖他们团结卡。
分析: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体现荣誉感,同时意识到:团结力量大!但这里总觉得评价的力度还不够,以后还需要在评价方面加强一下。
教学片段6:
师:同学们,黄老师的这个秘诀给你们学会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来说说感受?
生1: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了曲线可以画很多很好看的图。以前我不会画的,现在我会了。
生2:学了这节课,我知道了原来曲线是很奇妙的。
生3:我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用曲线来画出来,而且画得又快又好看。
师:好,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挺大的,其实黄老师还有很多秘诀呢,这些秘诀我都是通过自己看书和上机出来的,我相信凭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也一样可以出来,希望同学们继续把电脑学好,做电脑的小主人,好吗?
生:好!
师:下课!
分析: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心得,说出感受。教师最后的结束语起来一个很好的延伸作用,作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很多发现是要靠自己去挖掘出来的,老师不可能全部授于学生,关键是要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做电脑的小主人。
总体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目标设计合理,能够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巧妙地与语文学科整合在一起。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通过派发观察卡、自学卡、团结卡和创意卡,以及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任务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勇于探究、善于创新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