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下河中学 王玲娜
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小组探究 竞赛
教学资料:多媒体课件 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描述天气的谚语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新课: | (多媒体展示)一组海南风景优美的照片,问:“知道这是哪里吗?美吗?”(生答—海南--美)我也觉得很美,今年寒假我打算去海南旅游。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给我参谋一下?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天气预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课题 第一节 天气和气侯 | 学生回答: 海南 美 夏天的衣服 游泳衣 天气预报 | 通过一组优美的热带海岛风光图片, 把学生带到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进入情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
展示教学目标 | 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 学生朗读教学目标 | 有的放矢,让学生知道本节所学内容。 |
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 | 过渡:那么,什么是天气?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67页在2--3段中画出有关语句。 1.指名回答 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 特点:多变 2拓展探究:概念中,“短时间”是多长时间?“具体状况”指什么? 师:那么,什么是气侯,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67页在2--3段中画出有关语句。 1.指名回答:概念: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拓展探究:概念中,“多年”说 明了时间是长还是短?“平均状况”说明是否多变? 3. 同桌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4.拓展探究:(课件展示)下列词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指名回答。 过渡:要想知道一个地方某一天的天气状况,就必须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重点学习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板书: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课件展示----卫星云图的制作)天气预报的产生过程。 讲解: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动态云图画面。在彩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有些地方呈绿,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等等。那么这些颜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1) 指名学生回答三种颜各表示什么? (2)请同学们判断出教材上P68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东北三省、家乡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学生回答)。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划出天气预报的内容并回答 师: 过渡:有时我们在收听气预报时会发现一些符号,他们都有特殊的含义,下面就来认识天气预报符号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课件展示)(也可看地图册30页)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用彩笔画出部分天气符号,做成简易卡片 1.同桌看卡片互相问答 2.小组看卡片互相问答 (活动三):学生完成课本70页活动3. (活动四): 1.我是小小预报员,预报天气预报。(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2.学生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看谁知道的多 。 师: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谚语,与大家分享。(课件展示谚语) 师小结:古人在生产生活中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出了这些有关天气的谚语,那我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观察积累,认真思考,才能学好地理。 过渡: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究其原因,大气污染太严重,下面就来了解空气质量。 (活动): 1.学生阅读(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思考学到的知识,也可质疑。 2.(课件展示)空气质量级别的判断 。师:图中哪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好?那几个差?如果你是成都人,在雾霾天气你还敢随便到户外运动吗?应该怎样正确出行?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3.查阅资料,说一说本地近三天天气情况及空气质量状况如何。 | 学生在67页的2--3段中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回答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 特点:多变 2.“短时间”是一天(24)小时.“具体状况”指阴晴风雨冷热等。 学生在课本67页在2--3段中画出有关语句。 1. 回答概念: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多年”说明了时间长,平均状况”说明稳定性。 同桌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 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学生回答:蓝表示海洋,绿表示陆地,白表示云雨区。 (学生回答)青藏高原有雨,东北晴,河北省晴)。 学生回答 各组代表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 学生展示卡片 1.同桌看卡片互相问答 2.小组看卡片互相问答 学生回答。 3--5名学生讲台播天气预报 学生展示搜集的民间谚语 学生阅读谚语 学生看书,质疑 学生讨论,回答:尽量不出门,如果出门,要戴口罩,不晨练,如果开车要开雾灯。不用一次性消费品等等。 学生展示本地近三天空气质 | 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本搜集信息。 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通过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天气与气候概念的理解。 问题过渡,激发兴趣。 教师适当补充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兴趣。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学生描述天气符号的特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印象。 做卡片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中学。 预报员播天气预报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一个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机会。 适时地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个讨论,让学生学会健康出行,增强环保意识。 |
达标反馈 | 1.判断天气与气候(课件展示) 蜻蜓 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 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蚂蚁 潮,下雨兆 泥鳅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乌龟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2.判断:下列词语表示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出示课件) | 学生在导学案上连线 然后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 讲练结合 巩固知识 |
课堂小结 | 告诉我你这节的收获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学习了本节课,说说你的收获。 | 指名学生说收获。 (3--6名) | 通过学生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
板书设计 |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 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 特点:多变 二、气候 概念: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符号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一.以提问导读 以图片导思(图示法) 以活动导学(活动法) 列表比较 (比
较法) 使学生学会从课本知识到应用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精神 学生动手画天气符号、担
任天气预报员并评选“最佳天气预报员”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表现欲
并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
愿意研究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 进一步愿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四.课堂教学时我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发言 鼓励他们的自信表现。学生动手画天
气符号、担任天气预报员并评选“最佳天气预报员”时 个个积极 课堂气氛活
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