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逝世追悼词
悼词作为在追悼会上宣读的对去世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一种应用文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7教师逝世追悼词,仅供参考。
2017教师逝世追悼词【篇一】
公元二零一五年,岁次乙未,农历正月十九,是父亲逝世安葬之日。我们兄弟姊妹携子孙,谨以清酌庶馐、香表云马之仪,长跪于先父亲灵前,寄托我们的哀思。父亲悼词
时逢新春,到处盈溢着喜庆氛围,但我们的心情却万分悲凉。思念父母之情,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十一年前,痛失母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父亲又匆匆离我们而去,任我们千呼万唤,任我们痛断肝肠——
父亲大人生于一九三五年古历正月二十七日,殁于二零一五年古历正月初九,享年八十一岁。
父亲一生是平凡的一生。8岁时即随父下地、放羊,13岁成婚始入学读书,16岁考入隰县师范,18岁毕业分配到蒲县任教,20岁调回本县在南崖铺上任教,22岁调回本乡,先后在渰子
堡、石邱、崖底、大坪、安侯、银匠沟及本村任教达四十余年,一生默默无闻,无惊人之壮举,亦无显赫之功名。但对我们子女们来说,父亲是不平凡的,他是我们家的脊梁,是我们子女们永远的精神支柱!
最令我们骄傲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我们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很少出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是父亲的卓识远见使我们一个个从小小的山庄得以走向了外面广阔的天地,是父亲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有知识有文化的道理,是父亲的坚持,才有了我们儿女的今天。在子女的读书求学问题上,父亲从未犹豫过,都尽其能,穷所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清灵读到高中,到高考恢复后,1980年太和高中毕业考入隰县师范,成为乡里少有的几个大中专生,这在当时的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也带动了周边村社的考学风气,随后美玲、太平都先后考上了高中。这一切与父亲的眼界,与父亲持之以恒坚持的教育投入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受父亲的教育影响,成年后的我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极尽所力,如今父亲的的几个孙子女有的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大学就读,成绩都是很棒的。
父亲的一生是辛苦奉献的一生。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父亲把全部精力倾注到教学当中,不
追求名利,不见异思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从没因个人和家庭私事耽误过工作,他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取得了学生和社会的信赖与称颂。在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生活很不富裕的时代,身为教师的父亲,在家族是很令人羡慕的,但父亲肩上的担子是多重啊,他不仅要靠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还要不时接济同样贫穷的叔伯兄妹亲戚好友。幼年的我们只知道父亲老给别人借钱,却不知道父亲什么时间收到过还款?只看到父亲在学校家里那不停歇的身影,却不知道他为什么就不知多休息一会儿?不知底细的邻里都说父亲吝啬,舍不得吃穿,而幼小的我们也认为父亲吝啬。如今想起来,这那里是吝啬,分明是父亲对家庭、对家族、对亲戚朋友的拳拳责任啊!追忆往昔,痛在心头,寝食难安!
退休后的父亲本应该愉悦的享受晚年,但一生操劳的父亲,就是不能闲下来,总是为邻里的事儿帮衬着,总是为子女的大小事牵挂着、操心着:当时村里人逢个婚丧嫁娶的,用的家具总是东家借,西家搬的,父亲与几个村干部合计后,亲自山上山下来回几趟,为集体购置了一套公用用具,并义务担当起了管理员的责任,从此解决了村里人办事借家具的难题;九十年代中后期,村里幼儿多,就学难,父亲利用自家老院,招收学龄前儿童帮助村民解决了上学难题;根据国家政策,林地承包后,我们兄弟都在外任教,无暇栽树除草,还是父亲在七十多的高龄,顶烈日冒风雨,披星戴月,修地造林几十亩,栽种花椒树数百颗,几年后,年产花
椒上千斤,还有粮食、蔬菜......
父亲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父亲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生活的艰难使父辈一代人养成了勤劳节俭,团结拼搏的良好情操。可以说我们的父辈们都是白手起家的。我们可爱的父亲,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长期辛勤的劳作,在那及其艰苦的年代,先后为我们兄弟姊妹成家立业,并为我们建起了属于各自的家庭。然而他老人家却从无所求,一顿饱饭不管硬不管烂不管好不管差都能使他的嘴角浮起幸福的微笑,儿孙一声娇喃的呼唤,也能激起他无限的欣慰。多少次,我们劝他到外边游玩观光散散心,他都因不愿增加儿孙的负担不答应......几十年的岁月,有的只是含辛茹苦,如牛负重,劳碌艰辛,从来没有索求!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为父亲做到了什么:在父亲生前健康之时,没能陪父亲出外旅游过一次,父亲怕花钱,我们也就顺水推舟;在父亲病榻前,我们又逗留了多长时间,喂过几次饭?在父亲不能下地走路时,我们又搀扶了几次,翻过几次身?总想还有时间还有时间,而当真正看见父亲临终呼吸急促,意识散失时,才知道一切都晚了,才明白什么叫“没了”。如今真是追悔莫及,心如刀绞。茫茫灵前,灯烛幽暗,哀哀声中,纸灰摇曳,合目追思,音容宛在,敬爱的父亲您在哪里?我们好想您啊!
父亲,您匆匆的走了,永远的走了,就这样默默的静静的告别了您所热爱的这个世界,这个您十分留恋的世界。抛弃了您所有的亲人、朋友,和一切认识与不认识的的人们。
父亲,您安心的走吧,天国的那头,有母亲在等待着您!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绵绵百卷,写不尽父亲的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父亲养育之情。纸短情长,笔拙意切,寥寥数语,权谴追念之郁。
安息吧——敬爱的父亲
2017教师逝世追悼词【篇二】
今天是个黑的日子,一大早起来,惊闻魏异权老师去世的噩耗,一时间,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禁不住涌入脑海:唐大权、谭世臣、冉崇堂、罗小华、魏立(平均年龄44.8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英年早逝都指向了两个常年上早自习的学科——语文、英语。刹那间,同为语文老师的我,陡然多了一层物伤其类、前兆不祥的难言悲痛。
曾几何时,人们习惯于把老师比作蜡炬。我们用并不光亮的、微弱的、摇曳的烛光照亮着一
个个孩子的前程,我们象尼采一样光热无穷的普照众生。当我们自满于平均分、考评分、增长率、优生率、升学率的时候,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学生进退得失的时候,当我们自慰于不断叠加的奖状奖证的时候,殊不知,我们的生命在一点点耗尽,我们离油尽灯残的时候在一步步靠近。教学如割麦,当我们还沉浸在上一季丰收的喜悦中时,下一季辛苦的劳作接踵而至,上年的饱食保证不了来年不遭饥凶。都说老师是春蚕,当我们吐完最后一根丝的时候,破茧成蝶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终生心血织就的蚕茧往往就是自己的坟墓。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唐大权老师口吐鲜血倒在讲台的情景,几个年幼的孩子在其遗孀艰难的抚养中长大成人。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被誉为“万中三驾马车”之一的谭世臣,竭忠尽智一辈子,其骨灰依然还留在了老万中的校园里。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一向要强的冉崇堂老师诲人不倦,刚刚退休就倒在了生命的尽头。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一向和蔼可亲的罗小华老师,积劳成疾,猝死时亲人们呼天抢地的悲怆。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魏立老师一边是病入膏肓需要静养,一边为了挣钱治病苦撑上课的惨状。
命途多舛的魏异权老师,我能想象得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内心求生无助的痛苦。还是在这石榴似火、叶绿枝青的五月,10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大腿骨折,根本不能下地的魏老师硬是让人背进教室坚持上了整整一个月的课。笑颜依在,音容宛存。今日追昔,除了敬畏,还有惋惜和悲哀。
回想8年前,自己万般恐惧、万般无奈地走进手术室,生死未卜,命悬一线。生离死别的瞬间,世间万千皆可舍,揪心挖肝难以割舍的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是那细若油丝的生命。 “尔今死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办公室工作10年,最怕的、最难过的莫过于为教职工写悼词。教师太伟大,伟大得可以用世上所有最华丽的词藻去讴赞。教师太渺小,渺小得一切用于伟人的词语都用不上。呕心沥血几十年,为名忙、为利忙,教师承受了太多的不堪之重。教师顶着应试教育的骂名,其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甚至安全等。教师一向是贫寒的表率,必须两袖清风方能称得上是师德高尚。精神上被禁锢,物质上被掠夺。
缘此,我不禁对我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老师们说:
老师,请您保重自己。不要让虚无的光环压得你喘不过气,你不是救世主,也并非上帝。你
就是你,一个立三尺讲台,靠一根粉笔养家糊口的凡人。不必苛求自己,尽己所能,问心无愧,足矣!你没有教唆你的学生走上歧路,你没有放纵错误在空中飘逸,你没有心存私欲损人利己,你没有得过且过误人子弟„„这已经够了,在茫茫天地间,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你的品行足以超越聚光灯下那一阵阵卑琐的呼吸。职称、升级都是虚名浮利,金字塔顶只能容下一只麻雀的脚印,名利场上没有长青树,镁光灯不会总聚焦一个人的胜利。生命原本平淡,平凡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