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陶渊明对⽥园⽣活热爱与⾼洁的志向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饮酒 陶渊明[赏析]
这⾸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层,写诗⼈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层,写南⼭的美好晚景和诗⼈从中获得的⽆限乐趣。表现了诗⼈热爱⽥园⽣活的真情和⾼洁⼈格。
“结庐在⼈境,⽽⽆车马喧”诗起⾸作者⾔⾃⼰虽然居住在⼈世间,但并⽆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境⽽⽆车马喧的烦恼?因为“⼼远地⾃偏”,只要内⼼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业的理想,⼏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暗,于是便选择了洁⾝⾃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园,躬耕⾃资。“结庐在⼈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扰之后所产⽣的感受。所谓“⼼远”,即⼼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妙,寄情深远,因此前⼈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中的“⼼远”是远离官场,更进⼀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 排斥了社
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建⽴⼈⽣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然哲学”,它既包含⾃耕⾃⾷、俭朴寡欲的⽣活⽅式,⼜深化为⼈的⽣命与⾃然的统⼀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不仅是在社会、在⼈与⼈的关系中存在的,⽽且,甚⾄更重要的,每⼀个个体⽣命作为独⽴的精神主体,都直接⾯对整个⾃然和宇宙⽽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在⾃⼰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光恰与南⼭相会。“悠然见南⼭”,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也属于⼭,⼈闲逸⽽⾃在,⼭静穆⽽⾼远。在那⼀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和⼭峰中⼀起奏出,融为⼀⽀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傍晚时分南⼭景致甚佳,雾⽓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还。诗⼈从南⼭美景中联想到⾃⼰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回,⼭林乃其归宿;⾃⼰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园,⽥园也为⼰之归宿。诗⼈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以出岫,鸟倦飞⽽知还。”他以云、鸟⾃喻,云之⽆⼼出岫,恰似⾃⼰⽆意于仕⽽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厌恶官场⽽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对此评价甚⾼。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此景物在⽬前,⽽⾮⾄闲⾄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如话,朴素⾃然,故前⼈常⽤“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有趣,淡⽽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实为⼀种更⾼的艺术境界,⾮常⼈所知,亦⾮常⼈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
汩泥扬波的诗⼈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于远、⼼境“⾄闲⾄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诗末两句,诗⼈⾔⾃⼰的从⼤⾃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的意趣,表露了纯洁⾃然的恬淡⼼情。诗⾥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园⽣活。所谓“忘⾔”,实是说恬美安闲的⽥园⽣活才是⾃⼰真正的⼈⽣,⽽这种⼈⽣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传,也⽆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边有⼈⽣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语⾔表达。“忘⾔”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什么语⾔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传。“⾄情⾔语即⽆声”,这⾥强调⼀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晚景,叙归隐之乐,道⽣活哲理,既富于情趣,⼜饶有理趣,
达到了情、景、理的统⼀。尤其是“问君何能尔?⼼远地⾃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句,“清悠淡永,有⾃然之味”,更具艺术魅⼒。
本⽂图⽚来⾃⽹络
本⽂内容来⾃⽹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