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赏析
风随意写出的画——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说:‘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风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因为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泪的辛酸。
琐事中到感觉
丰子恺漫画的诞生始于他从日本留学归
来后。那时的丰子恺正处于苦闷时期,因为他
读的书、看的画多了,觉得‘师自然’的忠实
写画法与他幼年时‘印’《芥子园画谱》一样
都是依样画葫芦,便产生了一种‘我想看看书
再画,但是越看越不会画了’,正是在这段苦
闷时期,一种新的画风在他的思绪中形成了。
可以说,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正是他从琐事中挖
掘出来的。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的时候,
由于丰子恺对会议内容无头绪,便观看‘那垂头拱手伏在议席上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回家后用毛笔把他画了出来,把它贴在家门的背面独自欣赏。这幅画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不断地把一些琐事一一描出。他认为‘初作的画,那是由景而发,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还‘把平时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丰子恺没有想到要把画发表。有一次,这些画被夏尊丐发现了,他连声赞赏:‘好!再画!再画!’丰子恺深受鼓舞,以后就更大胆了。他画了之后,让朋友传观。
郑振铎慧眼识画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
月天如水》发表在朱自清等人在北京主办的
文艺期刊《我们的七月》上,被郑振铎发现,
郑便四处打听丰子恺的下落,向他索画,并
把丰子恺的画陆陆续续地发表在他主编的
《文学周刊》上,并冠以‘漫画’之名。1925
年,郑振铎又把丰子恺的漫画选了绝大部分
用文学周刊的名义结集出版,仍以《子恺漫
画》为名。这次出版的画集得到了朋友们的
热情支持,纷纷为之作序写跋。1926年,《子
恺漫画》又以开明书店版本出版,并且多次
再版。从这以后到1935年,丰子恺相继出
版了《子恺画集》(1927开明版本)、《学
生漫画》(1932年儿童版)、《云霞》(1935
年天马版)、《人间相》(1935年开明版)、《都会之音》(1935年天马版)等画集。丰子恺的画曾受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再加上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的影响,从而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西洋画派中,19世纪的著名画家米勒也给丰子恺的创造以直接影响。
多以毛笔绘成
‘子恺漫画’除早期少数钢笔写生画(如《春昼》、《卖花女》)外,均以毛笔绘成。丰子恺对中国绘画中的线,有深邃的见解,‘子恺漫画’多系单线白描,即所谓‘无凹凸’的重线的艺术。丰子恺认为,线并非物象说明的手段,应是画家感情的象征、画家感情波动的记录。
‘子恺漫画’无疑最忠实、最生动地实
践了丰子恺关于‘线’的理论。试看《指冷
玉笙寒》、《翠拂行人首》、《燕归人未归》
等画幅,丰子恺凭借手中的一管笔,既勾勒
着事物的形象,又‘最痛快最自由地造出梦
幻的世界’。那优美的‘荇菜’般题款乃至
‘TK’的署名和‘缘缘堂画笺’的边款,无
丰子恺散文不成为画家营造出的‘梦幻的世界’的组成
要素,即便那歪斜的边框,也透出神妙的鲜
活的艺术气息,虽是画幅内容的界定,却又
并未障碍读者的审美空间。
诗情画意画中寻
初期古诗句时代的画,朱自清称之为‘诗词句图’,这样的作品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翠拂行人首》、《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人相忆在江楼》、《野渡无人舟自横》。
丰子恺的漫画里,柳树和燕子出现的频率很
多,而调皮的柳条和轻盈的燕子也最能撩人思绪。
俞平伯送给丰子恺"丰柳燕"的号,这也是画家充满
希望和憧憬的内心写照。《燕归人未归》这幅漫画
中头发凌乱,身材有点儿丰满的妇人,手扶栏杆,
眺望远方,婀娜的柳丝是寂寞的,空中滑过的燕子
也叫唤着回巢栖息,寥寥数笔中却表现了无穷韵
味。一个思妇的形象鲜活地跃入眼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