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必背50篇古诗词赏析:
1>《关雎》《诗经》(春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赏析:①雎鸠关关鸣唱,站在小河洲上。美丽漂亮的好姑娘啊,你就是君子好的配偶。② 这句诗运用起兴的手法,写雎鸠鸟对鸣嬉戏,引出后面君子对美丽善良的好姑娘的爱慕。
2、《兼葭》《诗经》(春秋)“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赏析:①深秋的芦苇啊莽苍苍,清晨的白露啊变成霜。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她正在隔水的另一方。②前两句运用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了一种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凄凉落寞的心理,做到了情景交融。同时也抒发了对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得的伊人的
追慕之情。
3、《观沧海》曹操(东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①“日月星汉的运行与灿烂,好像都出自于大海之中。”这几句诗描写的是虚景,
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丽景象。③显示了作者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博大胸襟和宏伟抱负。
4、《饮酒》陶渊明(东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① "我在东边的篱笆下随手采摘盛开的菊花,悠然无意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②诗中“见”字,写出诗人看到南山是无意间偶见,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远离世俗后的欣慰之情,含蓄的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物我两忘的深沉感情。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赏析:①“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近邻一般。”②这是诗人对
自己与朋友的宽慰与劝勉。他摆脱了以往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豪放的情怀。③这两句诗蕴含着哲理,告诉人们,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间,缩短距离。
6、《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① “夜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严冬未尽,还在旧年时分,可江南的春天却已悄悄的来临。”②“日”“春”象征了新生的美好事物,用“生”“入”将其拟人化,使它们具有了人的意志和心思,显得别有情趣。③这句话蕴涵着这样的哲理:自然界的新旧交替是这样进行的,在生活和人生中也是如此,旧的躯体中已经孕育了新的生命,新鲜的“春天”提前闯入旧的年头,引发人们美好的遐想,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7、《使至塞上》王维(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①“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烽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火红浑圆的落日。②这句诗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沙漠中的“孤烟”本是单调的,一个“直”字,就表现出了劲拔、壮毅之美;黄河边的“落日”,本来会给人以伤感,一个“圆” 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③千古名句,描绘了战后的宁静气氛,表现了大漠景的雄壮苍茫。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①“关山阻隔,只有将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随着春天的东风吹到远在夜郎县附近的朋友
那里。”②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③诗人寄情于明月,托月送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之意。
9、《行路难》李白(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①“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机会总有一天会到来,那时我就会高挂船帆,渡过苍茫的大海。”②这两句诗运用历史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诗人推开种种不快因素,以昂扬振奋的基调收束全诗。③这句诗唱出了作者高昂乐观的调子,充分显示了黑暗的现
实与诗人宏大理想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倔强、自信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
10、《望岳》杜甫(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①“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览山的低矮渺小。”②这两句诗
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现了作者不怕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对未来充满自信的雄心和气概。③它包含着这样的生活哲理:“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
雄奇境界。”
11>《春望》杜甫(唐)(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析:① “感伤时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见鸟叫反而惊心。”②花鸟本是可娱
之物,诗人却因此而感时伤别,掉泪伤心。这是因为以己观物,以物拟人,物我合一,这种情景交融营造的氛围已经丰满充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③这两句诗利用反衬手法,移情于物,
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触目伤怀之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①“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②感时而虑烽火,伤别而盼
家书。带有夸张口吻的“抵万金”点透激活了人们渴盼和平、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喊出了久经战乱的人民的心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③诗人于烽火连天之时,日夜盼望家信却总是不来,因而忧国思家,内心充满离愁。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赏析:①“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普遍的遮蔽天下的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露出笑脸。”②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哀,却由己推人,想到了众多的受难人民,从而产生了如此感人的理想。③表现了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①“忽然间好像一夜春风吹来,(枝头的雪)恰似千万株梨树花的盛开。”②这两句诗构思奇特,让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春天的花香与温暖,流露出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③ 这千古的名句,用新奇的比喻,豪迈的格调,表现了一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
赏析:①“初春时节,滑润如酥油般的细雨落在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刚刚生出的小草,远
看是绿茸茸的一片,近看却因为细小稀疏似乎看不出什么颜。”②这两句诗抓住小雨润,小
草青的初春景物的特点,景象清新,观察细腻。③这句诗通过对早春的细雨和萌芽中的青草的赞美,表
达了诗人对早春景的由衷喜爱。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①“这正是一年最好的春,这远远胜过京城晚春时节满是柳绿花红的烟柳景观。”
②这两句诗将似有还无的早春草与杨柳堆烟的暮春之景进行对比。③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
的由衷喜爱,因为它蕴含着生机,给人以希望。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U禹锡(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①“沉舟旁边,有千船竞发;病树前头,看万木争春。”②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
辞方法,作者自比“沉舟” “病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的打击,饱含感慨身世的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③现在人们常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
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这一自然规律16、《观刈麦》白居易(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赏析:①“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②与白居易《卖炭翁》中的
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这种近乎变态的心理刻画,真实地反映出农民夏日割麦的辛苦,将一家人辛苦忙碌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③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之意。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①“有几处早早出窝的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暖树上啼叫,那边不知是谁家新飞回来
的燕子正忙着衔啄这初春的泥土。盛开的野花令人眼花缭乱,低低的青草刚刚埋住马蹄。”②这两联诗通过白描的手法,选取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勾画出一幅彩迷人的西湖早春图,令人赏心悦目。“莺争暖树”写出了莺啼翻飞的热闹,“燕啄春泥”写出了归燕筑巢的忙碌,“乱花渐欲”写出了鲜花次第开放的动感,“浅草没蹄”写出了嫩草滴绿的活力。③这几处穷形尽相的工笔刻画,形象多变,彩清丽,令人目不暇接,极其逼真地展现了西湖早春的胜景。
18、《雁门太守行》李贺(唐)(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赏析:①“敌军兵临城下,像要把城墙摧垮,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盔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
发光。”②一个“压”字,写出敌军气焰嚣张,来势凶猛。“城欲摧”说明军情紧急,烘托出一种强敌兵临城下,形势危在旦夕的气氛。“甲光”象征战士们的英姿焕发和凛然正气,烘托出
临危不惧的坚定意志。情景相生,惊心动魄。③这句诗以敌方的重兵压境点明形势危急,也描绘出唐军严阵以待的气势。现在人们多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表示紧张危机的形势。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①“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持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②这两句诗运用典故,③写出了边关将士舍身忘我、誓死报国的决心。
19、《赤壁》杜牧(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①“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②这两句诗化实为虚,构思奇特。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间接地通过写东吴
我本人
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迁。③诗人以古为鉴,告诫统治者应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否则将有亡国的危险。同时也是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而自己却生不逢时,虽有政治军事的
才能而不得施展。同时还表达了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
借助了东风而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20、《泊秦淮》杜牧(唐)“,隔江犹唱后庭花”。
初一不出门赏析:①“歌女哪里懂得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面高楼里高唱后庭花。”②诗人借用典故,
表意委婉含蓄,而感情却深沉强烈,将矛头直指晚唐统治者,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要亡国的命运联系起来。③诗人由此来规谏统治阶级要避免重蹈南朝亡国的覆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21、《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①“什么时候才能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呢?”②这两句是虚写之笔,是诗人畅想未来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情景。诗人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
到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亲人夜坐在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温情细语中又提起现在自己于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③表现了诗人渴望与亲人重逢的感情,其中也透露出此时不
得与亲人相聚的孤寂与痛苦。
22、《无题》李商隐(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格格不入的意思赏析:①“春蚕直到死,才把丝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流干。”②这是传唱千古的
名句,以春蚕吐丝,蜡烛成灰比喻纯真、执著的爱情。两句相辅相成,语气决然,成为书写爱情的名句。③现在人们多把这一名句看作歌颂奉献精神的哲理名句。
23、《相见欢》李煜(南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赏析:①“剪是剪不断,梳理更烦乱,是无奈的离愁,更有一番亡国之君的感受直涌我心头。”②这几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抽象的感情切实可感。用有形之“丝”,比喻无形之“愁”,“剪不断,理还乱”比喻愁绪多端,愁情缠绵,又用无形之“滋味”比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形象的描写了离愁具有莫可名状的特点,刻画了诗人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的悲极情态。③运用比喻的修辞,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写出了词人国破家亡时内心繁乱的离愁。
24>《渔家傲》范仲淹(北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赏析:①“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②这句诗运用“燕然勒石”的历史典故,突出了边关生活的艰苦,大家只能借酒浇愁。显得苍凉悲壮,真挚感人。③这句诗既写出了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的凄苦,同时又表现征人们报效祖国、
守卫边疆的志向。反映了边塞将士们浓烈的思乡之情与誓死保卫边疆而归期遥遥的矛盾心理。
25、《浣溪沙》晏殊(北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①“花落香殒很是无奈,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②词人感叹花的不可挽留,虽有燕子归来,却记不得是否是从前认识的那些燕子。表达了词人想留住时光,留住美好东西的情感。③这两句蕴涵着“虽然对美好的事物的凋零消逝充满哀婉与无可奈何,但仍有令人欣慰的美好事物重现。”这一哲理,令人回味。
26、《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①“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当然是因为我登临绝顶身处塔的最高层。”②作者借“浮云”喻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说明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③这两句将景、情、理融为一体,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梦见衣服破了是什么意思
赏析:①“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向,射杀犯界的天狼。”②词人以“天狼”(星)代指侵犯北宋的辽国和西夏。③表达了作者要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爱国之志。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①“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纵然相隔千里也能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月光。”②这句诗
既是对自己和弟弟的劝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真诚祝愿,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从容
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③在兼怀子由中,道尽了千古离人的共同心声。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①“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种事自古就难以圆满周全。”
②词人发挥联想和想象,由月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到了安慰。③
在对人生哲理的诠释中,得到慰藉,体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
29、《游山西村》陆游(南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① “山峦重重叠叠,清碧的小溪曲曲折折,仿佛已经无路可走,突然之间前面绿柳桃红,面前又出现一个村庄。”②这两句诗写出了山西村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美得令人陶醉。③这两句在写景中富有哲理,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道:在困境中,只有锲而不舍才会产生新的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30、《破阵子》辛弃疾(南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赏析:①“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②运用比喻的修辞,一“快” 一“惊”,通过对战马和弓箭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军情急迫,战斗激烈,
互文和对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