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和XXX联合颁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阶段,修订《规范》的意义何在?与以往相比有何特点?如何准确理解和贯彻?为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政策解读。
一、重新修订并颁发《规范》的意义
修订《规范》是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XXX“8·31”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众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研究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师德。修订颁发《规范》有助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英模教师研究,以英模教师为榜样,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范》的特点
新修订的《规范》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性和时代性,突出了教师的爱国守法、爱
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研究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新《规范》还加强了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明确了教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些特点有助于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
三、准确理解和贯彻《规范》
准确理解和贯彻《规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认真研究、深入领会、切实贯彻,自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标准。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引导,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和管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履行职业道德标准。
总之,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标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和手段,特别要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和教师,成为全体教师普遍
认同的行为准则。同时,修订颁发《规范》也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此次修订《规范》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尊重教师,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三是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基本要求,同时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倡导性要求。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提出的要求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新《规范》包括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要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积极参与者。师德规范
第二条规定了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教师必须具备责任感和感情,始终记得自己的神圣职责,将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社会
变革和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第三条规定了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第四条规定了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规定了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师还应该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和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第六条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研究。教师必须树立终身研究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教师应该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规范》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其中,保护学生安全是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必要责任和义务。教师应该关心全体学生,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当然,教师并不承担无限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具体界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