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写荷花的诗]杨万里的诗

    (1) [杨万里的诗]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我夏日午睡的时候,梦见了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我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
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非常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新叶才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的蝴蝶,可是黄的蝴蝶飞到黄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不到它们了。
    《舟过安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 。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条)渔船的上面,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止划动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这首诗体现出了孩童的机灵,诗人也乐在其中。
    《稚子弄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的时候,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暮热游荷池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酷暑的傍晚,我来到荷池边乘凉。池边的小草摇头晃脑,向我报告“风来了”。我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这阵西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风。虽然已经到了傍晚,那些娇嫩的荷花还是害怕天气的炎热,低着头在碧绿的荷叶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脸来呢。
    《初秋行圃》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到他们,因为,当你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秋凉晚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池塘里的红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腊前月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无论什么花,只知它开花吐香最长时间也不过十天左右;而月季却一年四季,每天都在鲜花怒放。一朵刚从含苞未放的花蕊中伸出,一朵已冲破绿的花蒂,开出娇艳的花朵。这是月季开花的动人情景。月季花开,一朵接一朵,此花未开尽,那花已经吐艳,似乎永远也开不尽。虽说桃李芬芳压芳,但月季又桃花之上,可见月季的馥郁之烈了。严冬,百花凋谢,而唯独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凌寒独开。快过新年了,心情自然是愉悦的,看到这样彩鲜艳的花朵,何不折一枝回家,为新年添增 一份喜悦!然而,竟忘了这是冬末的早晨,简直不敢相信在这严冬会有如此美丽的花。在凌寒而开的月季花上,感到了温暖的春意,忘却了周围的隆冬严寒。
    《观社》作者为清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
    (2) [杨万里的诗]杨万里的诗初中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里的水悄无声息地细细流着,泉眼好像舍不得泉水流出一样;池边的树木把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上,似乎是爱惜这晴日柔美的风光。初夏时节,小池中的荷叶刚刚冒出尖尖嫩嫩的小芽,就早有弄舞的小蜻蜓比美地停在上面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先写小池的源泉,在写小池中的树影。采用拟人手法,用惜爱二字将泉眼、树木写得很有感情。后两句描写蜻蜓立在新出的荷叶尖角上,使小泉充满生机,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诗中选材紧扣题中的小字,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都体现出小巧玲珑,符合小池的特。这也表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这首诗意境清新,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情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与其他季节的风光就是不同。满湖的荷叶好像与蓝天连在一起,呈现出无边无际的碧;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
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谓清新自然独树一帜。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的蝴蝶,可是黄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不到它们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初秋行圃
    宋代: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释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行圃,即指在园子里散步。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很近。
    译文
    初秋在园子里散步
    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
    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
    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到他们,
    因为,当你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杨万里评价
    相传一生作诗2万余首,4200多首流传至今,“诚斋体”成就了世界的杨万里
    杨万里因诗成名,相传一生作诗2万余首,纵览《诚斋集》可知,杨万里有9部诗集,录诗共有4239首,写诗的时间跨度为44年。
描写西湖的古诗    杨万里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他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又学陈师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绝,还学过晚唐诗。直到36岁时,才“忽若有悟”,自辟蹊径,形成独具特的“诚斋体”,他自己也说:“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年(1162年)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
    这里提到的“七月皆焚之”,指的就是著名的杨万里烧诗典故。现存的杨万里诗作,几乎没有一首是36岁以前的。那么,杨万里缘何要烧掉自己的诗呢?
    原来,杨万里从小就喜欢读诗,还背了许多唐代诗人的律诗,长大后尤其喜欢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体”诗。诗读得多了,他就开始模仿“江西体”写诗,先后题写了1000多首。直到1162年,杨万里才体会到:自己的诗虽然精炼,但诗句不流畅,缺乏生活气息,别人读起来很吃力,如果继续模仿前人的写法,断然不会有出路。有一天,杨万里对好友尤袤说,自己决定重闯一条新路,说罢决然把以前写好的1000多首诗稿堆放在院子里,点一把火全部烧掉了。尤袤望着燃烧的诗稿,连说:“可惜,可惜。”
    杨万里烧掉旧诗后,一切从头开始。他独辟蹊径,接近大自然,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交谈,听小鸟歌唱,赏青山绿水,走向一条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他写南溪是“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写山景是“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写月
亮是“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这些诗句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一卷卷清新的社会风俗图,给南宋庄重的诗歌王国吹进了一股新风。
    因为杨万里号诚斋,所以人们把他别具一格的诗称为“诚斋体”。正是他敢于焚烧旧诗,突破传统,否定旧我,最终建立了自己的诗派。因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被并称“南宋四大家”。
    (3) [杨万里的诗]杨万里的诗词介绍
    杨万里是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有关杨万里的诗词,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里的水悄无声息地细细流着,泉眼好像舍不得泉水流出一样;池边的树木把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上,似乎是爱惜这晴日柔美的风光。初夏时节,小池中的荷叶刚刚冒出尖尖嫩嫩的小芽,就早有弄舞的小蜻蜓比美地停在上面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先写小池的源泉,在写小池中的树影。采用拟人手法,用“惜”“爱”二字将泉眼、树木写得很有感情。后两句描写蜻蜓立在新出的荷叶尖角上,使小泉充满生机,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诗中选材紧扣题中的“小”字,“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都体现出小巧玲珑,符合小池的特。这也表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这首诗意境清新,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情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与其他季节的风光就是不同。满湖的荷叶好像与蓝天连在一起,呈现出无边无际的碧;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赏析
    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世界的风景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文很多,这一首独具特。诗人写六月的西湖,不写山,不写水,却抓住了夏日西湖的荷花来写,既合时令特,
又合地理特点。写荷,诗人一写荷叶,突出其范围广和颜绿;一写荷花,荷花自水中而出,本来就很娇艳,更由于朝阳的映照,越发红得光彩照人。这样的景物,以“天”“日”来衬托,背景广阔,气势浩大。全诗彩鲜明,清新秀丽,诗中有画,于写景中流露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初秋行圃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初入淮河四绝句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诗人杨万里与茶的故事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属今江西)人。他是绍兴年间的进士,曾官任秘书监,官至宝谟阁学士。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为官清正廉洁,后遭弄权之人排斥,忧闷而死。他才学渊博,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留有《诚斋集》。
    杨万里留下的诗文中有很多是关于茶的,由此也可看出他一生嗜茶的个性,有时竟然达到不顾自己身体的程度。他有一首《武陵源》的词,其中有词句如下:“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因为茶性寒,饮茶过量对身体并不好,但杨万里为了饮茶,不顾使身体受寒以至获病,这一点他在这首词的序中已然承认:“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此外,他嗜茶如命的性格在其《不睡》诗中在一次获得体现:“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杨万里还取饮茶作为他的读书之法,他在《诚斋集64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读书者,否也。《国风》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古时“荼”即为茶,在《尔雅》中也称茶为苦荼。杨万里认为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读书后的获益却如同“荠”一样甘甜,这与饮茶是一样的道理。
    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明,他归隐回乡后,两袖清风,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这也说明他品茶、爱茶,也欣赏茶的清澈澄明的品性,而作为人之道。此外,他还以茶之清明,赞誉朋友的气质风骨:“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足见杨万里品茶更是从精神层面体味茶的味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