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讲我们介绍教研活动之说课
(1)说课的基本概念
说课教案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堂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说课源于备课,又高于备课,是备课的深化和提高,教师的备课是个体隐性的、无声的半封闭式劳动,说课与备课不同,它所呈现的不只是教学设计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说出备课中的思考,即不仅要说“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说“为什么这样教”。说课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将教育科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从中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思想、理论修养、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基本功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说课”和“上课”也不尽相同。“上课”主要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以体现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技艺。而“说课”的重点在于说明对一定的课题“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设计思想的分析、概括
方面。其一,对象不同,前者面向同行,后者面向学生;其二,前者不仅要说出准备上课的教学方案怎样教,运用了哪些教学理论,还要说出备课中所思考的问题,后者只是将教学方案付诸实施;其三,因“说课”是在同行中进行的,知识层面高,所以要求在20分钟内,用凝炼、浓缩的语言,说完厚实的内容,而非一节课的40分钟。
(2)说课的内容
其一,说教材分析。应准确地阐明:①教学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知识点。②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③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④本课的教学过程目标及确定的依据。⑤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其二,说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对学习该内容的可接受性;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对学习该内容的适应性;分析学生体中因学习基础不同而对接受该内容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等等。
其三,说教学过程目标。分析该内容中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包括显性或隐性的思想方法和学科意识,以及具有人格构建作用的各种学科品质。
其四,说教学方法。应简要地说明:①教法的总体构想及依据。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学具。
其五,说学法指导。应突出说明: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或培养哪些学习能力。
其六,说教学手段。教师说课应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将采用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
其七,说教学过程。应科学地阐述: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课堂教学程序。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及学法指导的落实。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 的重点内容,要说清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及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六个方面的内容落实到实处。但是,要防止把“说”变成“念”,更不要把“说”教学过程变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当然,在撰写说课课案时,不可能也不必面面俱到地包容以上内容,而应该有所侧重,择善而从,写出自己最有特之处。
(3)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说课教学应作必要的准备。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依据。其次要钻研教材,对说课的内容烂熟于心,对各种资料、数据、图片等可制成卡片,以便随时取用。
其二,说课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备好的教案,把上课的内容从头至尾讲一遍,显得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也不能只把上课的几个环节作简单的概述,显得毫无生气。
其三,说课教师对所说课的内容应作“轻”“重”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拖泥带水。
其四,在说课过程中,说课者应不断设问“为什么”,而且自己应该作出令人满意的解说。倘若对某些问题还未吃透,应在说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切不可在说课时设置“有待请教”、“有待探讨”之类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