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至著名诗词【10首】
  2022年冬至著名诗词
  1、《冬至到》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乔金龙《冬至到》
  2、《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3、《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杜甫《冬至》
  4、邯郸冬至夜思家
关于冬至的诗句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冬至祭》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冬至祭》
  6、《燕京岁时记》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燕京岁时记》
  7、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唐·韦应物《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8、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9、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10、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有哪些节日风俗
  一、返乡祭祖
  古时称“冬节大如年,不返没祖先”,意为冬至来临,出门在外的游子需要归乡,敬拜祖先,此传统流传至今,现在多以南方地区进行这样的活动为主,因地区的差异,有些南方区域还有着祭祖完毕,大摆宴席的习俗,以招待前来一起祭祖的亲朋好友,借以联络感情。
  二、喜吃水饺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此句谚语揭示的就是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吃饺子”,主要以北方地区为主,因为北方的气候寒冷,而“饺子”又有着消寒之意,为此流传。
  三、喝羊肉汤
  “冬至”是位于十二月份的节日,这时候的天气步入冬季,天寒地冻,俗话有云“三九补一冬”,羊肉乃冬天补身的上好食物,而且喝羊肉汤还有着御寒的作用,为此每到“冬至”,也有着各地喝羊肉汤的习俗。
  四、乐享汤圆
  “冬至”有着多种说法,有些地方,也将其叫做团圆节,意为这是一个一家团圆的好节日,为了表示此意,就流传出了冬至合家围在一起,品尝汤圆的习俗,此习俗在江南地方非常的盛行。
  五、品尝年糕
  冬至吃年糕的习俗,主要体现的地方是在杭州那一带,其在明末清初,就流传有这一习俗。在杭州地区,每到冬至那天,一日三餐,都会做出不同口味的年糕,吃年糕,意为年年长高,是为求个吉利之意。
  六、饮冬酿酒
  江苏地区十分重视“冬至”这个节日,每逢冬至,家家户户,都会饮自家所酿的冬酿酒,其一是为了庆祝节日,其二则是为了驱寒。江苏那边的冬酿酒,乃桂花酿造的米酒,清香逼人,香醇可口。
  七、番薯汤果
  做“番薯汤果”是宁波那边“冬至”的习俗,“番薯”的“番”字,其音通“翻”,意为翻篇、翻过去,表示一年的不好运气全都翻篇。那边的“番薯汤果”,是一种形似汤圆、但是比汤圆要小的食品,滋味十分美妙。
  八、滋溜面条
  安徽的合肥,在冬至那天,流传有这么一句话“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其在冬至的吃面习俗,是结合于节气、气候、农事而产生的。此外,试想下,在寒冷的冬季,吃上那么一碗热乎乎的面条,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冬至起源
  冬至, 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汉朝仍是如此。
  西汉时期,冬至被称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冬至,官府不仅要举行祝贺仪式,而且还要放假,官员不上班,商人停业,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魏晋时期,冬至这天要接受方国和百官的朝贺。唐朝也是如此,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唐朝皇帝会着盛装出席活动,百姓也会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
  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资料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