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我发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己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就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初步感知周围事物都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了解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目标
1.乐于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2.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愿意大胆表述。
3.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事物。
活动准备
PPT课件、记录表、固体胶、积木、回形针、米、纸杯、纸张、小盒子、橡皮泥、毛巾、肥皂、蜡烛、铅笔。
活动过程
1.交流谈论“我发现的变化”。
请幼儿说说春天有哪些变化。教师给予及时、准确回应。
2.观看课件,幼儿的成长变化。
3.幼儿通过操作生活中的物品,感知事物的变化。
(1)幼儿将现场的物品进行分类,分成“变”与“不变”两类。
出示一些生活用品请幼儿进行分类: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请你分类一一选择你认为会变化的物品,放在“变”这个桌子上;选择你认为不会变化的物品,放在“不变”这个桌子上。
请幼儿说一说能变化的物品会怎么变?不会变的物品确实不会变吗?有不同意见的吗?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变化需要一些条件,如时间、外力,一种物品会有多种变化等。
(2)幼儿分组进行深入讨论与探索,并将探索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根据幼儿在表格上对物品的分类,师幼进行辩论,这些物品到底会不会变。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小结:生活中,我们周围的物品都在发生变化,有的颜变了,有的形状变了,有的味道、重量变了,这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4.观看教学课件,进一步感受世间事物的变化。
请幼儿观看变化的图片,并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些东西的变化程缓慢而漫长。)
小结: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会变化的,人会长大,季节会轮换等等,有些变化是我们马上就能看到或感觉到的,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非常长时间才能发现的,如文字的变化、人类的演变等。
引导幼儿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世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
幼儿学习兴趣及已有经验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该怎样把看似深奥的科学素养带给孩子?幼儿天生好动,喜欢通过直接的操作感知外部的世界,大班下的幼儿具备了很多的操作经验,他们玩过水、肥皂,用过毛巾、纸杯,就是这些日常用品的提供,让孩子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我们
经常使用的物品里也藏着大大的秘密。当幼儿具备了充足的生活经验后,再给他一个思维的提升,孩子们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初步学会了用辩证思维看问题。
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及学习风格准备操作物品
基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准备了一些孩子们经常见到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也分了层次,最基本的一层是幼儿通过观察马上就知道它能发生变化,如:折纸、纸杯、第二层是幼儿需要通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分析出他是能变化的,也就是在幼儿最近发展区之内的,这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提供的物品中,在这一层占得比重比较大,这些物品有肥皂、固体胶、回形针、牙膏盒、毛巾。第三层,也就是需要幼儿深入思考,才能发现让这些物品变化的条件。
整个过程都是在辩证中进行,辩证思维在慢慢探索中得到,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着科学素养的养成。
教材分析:
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大班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初步感知周围事物都时刻在变化的道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初步了解科学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参与,
在动脑、动手、动口中获得乐趣。除了验证一些变化现象外,我们还尝试把科学启
蒙活动的大目标一一科学态度的养成融入其中,帮孩子建立初步的辩证看待周围事物的意识。
在主题中的地位和价值
《我发现的变化》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下,主题四《科学万花筒》里面的《超级变身》这一主题。本次活动内容在本主题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活动的目标与主题活动非常一致,是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与幼儿一起探索物体变化的奥秘,了解发明创造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乐于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2.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愿意大胆表述。
3.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事物。
本活动目标的制定结合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本节活动的第一个目标是:乐于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基于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而制定。第二个目标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愿意大胆表述。幼儿不仅能发现生活中的变化,还乐意进行大胆表述,这个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点难度的提升,所以,对于完成基本目标的幼儿来说,这个目标对他们更有一些挑战性。在科学活动中,以下几个要素彼此作用、互为关联:(1)幼儿探索的态度。(2)幼儿探索的对象。(3)幼儿探索所需要的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描述、比较等)。(4)幼儿探索的结果(所得到的经验、事实或者所形成的概念)。其中探索态度的养成是幼儿进行科学活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把这个活动的重点目标定为: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事物。这是一个大目标,根据我们班大部分孩子的水平,制定了这个较宽泛的目标,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提升。
活动反思:
1.我觉得设计和组织的这个活动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被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所感染,为他们的思维发生变化而欣喜,为他们妙语连珠、童言无忌而赞叹;孩子们也在我隐性或显性的推动下向前发展。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和材料、教师之间积极互动,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令人回味。
(1)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
在这个活动中,生活中的事物是探索的对象。我通过帮助和梳理孩子们自己的变化过程,培养孩子们敢于发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心。随处可取、随时可见的生活物品虽然普通,却可以激发和对“变化”的辩证思维。也正因为材料的普通,幼儿言之有物、思之有据。例如,有的幼儿说毛巾会变旧,变破;有的幼儿注意到时间长了,积木会变旧;有的说轻轻一捏,瓶子的样子也会发生改变,等等。
(2)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活动中,我和幼儿之间始终互相启发、互为依托。幼儿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真实地展现自己,而我始终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如,当幼儿把许多物品放在“不变” 这一栏时,我便提出疑问:“胶棒真的不会变化吗?”从而引发孩子们对物品性状的思考。
2、有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原因是面对我这个陌生老师,她有些拘谨,在同伴们的热烈讨论中,在我的积极肯定鼓励引导下,她还是勇敢的与大家交流她的想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想培养幼儿辨证科学的态度,虽然态度很难测定,也非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但孩子们经历了就会对他们有影响、有意义!我也争取研磨出更多的、适合幼儿科学态度养成的课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