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及教学反思
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古的反义词是什么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6、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今——(  )圆——(  )暖——(  )
  五、学习生字“古”“凉”“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绞丝旁的笔画分布)
  3、学生口述、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集中纠错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玩游戏对对子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对子。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霞—夕阳”两对词。
  4、结合识字1冬雪与秋霜的图片,理解“雪对霜”。
  5、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三、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对子,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四、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读出节奏)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五、指导写字
  1、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古(十口)凉(冫京)细(纟田)李(木子)
  语(讠吾)香(禾日)夕(多—夕)
  2、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师范写,讲解“李”“语”“香”“夕”。
  (1)“李”“香”的竖要短。
  (2)“夕”的撇要与横撇齐平。
  3、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堂指导。
2.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 篇二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师说“古”,生对“今”,师说“严寒”,生对“酷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鼓励学生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形状;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1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生
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朋友。教师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24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