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
【篇一:黄土高原】
考点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海角。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面破碎,山谷密度高,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有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篇二:东北三省】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
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黄土高原的范围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长城”。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的原油供应基地。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重工业主导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
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的海港。
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篇三:区域特征】
一、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1.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一地区的特点。地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总体特征,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加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主导因素,如极寒气候是南极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直接影响其他自然特征(大风、丰富的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等。)和文化特征(无永久居民)的地区。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某地区的特征,多采用列表比较的形式,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二、区域特征分析
地域特是一个地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特征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水系、经济等。),地域特征及成因。对某一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主要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个方面考虑。如下所示:
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分析思路
(1)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如某地位于10°S~40°S,120°E~150°E,即可判断该地是澳大利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