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左传》(又称为《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但也有可能不是左丘明而是其他战国时人编写。
解读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年),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但是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
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威。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变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作者简介 
曹论战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 
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编者加的。《左传》是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由于左丘                                                                                                                                      明双眼失明。而《史记》中,左丘与明之间有一块破损,所以也有可能叫左丘。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最早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十二公系年,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
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书名原为《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而是从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纲,再参考当时的许多史籍而写成的。因此,《左传》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