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四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三单元9《暮江吟》 | |||||
教学目标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
难点分析 | 四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弱,在理解诗歌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体验诗歌的意境上有明显的不足,难以想象诗歌的画面。思维 | |||||
教学方法 |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2.通过感悟诗歌情感,体会诗人离开牛李党争的朝廷后顿感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大好秋的喜爱之情。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景秀丽,山河壮美。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留下了无数诗篇。如,我们读过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们读过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还读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其中的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二、整体感知古诗 1.介绍诗人白居易以及写作背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钱塘湖春行》《琵琶行》《忆江南》等。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加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2.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过度】下面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起随同诗人赏景抒情吧!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古诗,根据诗歌节奏读通读顺 (2)根据停顿读好诗歌 【过度】我们先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 3.解释诗题 【过渡】我们先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 暮:傍晚,黄昏的时候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释题,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深秋的傍晚观赏江景时由感而发。 【过渡】下面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起随同诗人欣赏古诗吧!边读边出古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4.借着古诗词的注释,试着去理解古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的注释,加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解读古诗,感悟诗情。 【过度】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古诗的节奏来品读一下这首古诗。 1.(1)学习第一、二句,根据节奏朗读古诗。 出示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和“铺”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瑟瑟”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残阳:夕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铺: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 1.你能根据注释理解第一、二句古诗是什么意思吗?想象一下它的美好的画面吧。(夕照图) 诗意: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红,一半呈现碧绿。 【过渡】你能想象到这幅美丽的景象吗?那夕阳再往下落的,继续下落的时候,又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呢? (3)出示第三、四句古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月夜图) 怜:可爱。怜,怜爱, 爱惜。 可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月弯如弓 出示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比喻) 【过渡】刚刚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夕照图和美丽的月夜图,两幅图构成了美丽的风景,两种颜,两个比喻又构成了一副千古名篇,让我们再次品味一下这首古诗吧!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四、试着练习分析古诗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 五、抓住关键词,感悟诗歌情感 1.试着赏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2.首句中的一个“铺”字,用得妙在何处? 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铺”字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3.赏析:“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精炼、简洁,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这是作者的独到之处,通过运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古诗,情感升华 钱塘湖春行教案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夕阳斜照到夜幕降临时江上月夜的奇丽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更多关于月亮的古诗。 2.读一读,试着去理解和感悟。 | |||||
小结 | 诗人白居易用精炼的语言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夕阳斜照在江面的美丽夕阳图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月夜图的奇丽壮观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暮江秋景的喜爱之情 。 | |||||
《暮江吟》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学习难点: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情境导入】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夏天蓬勃旺盛的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是冬天寒冷寂静的美。
那么秋天的景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同诵读《暮江吟》来感受吧。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解文题:
暮江吟:吟,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比如我们之前背诵过《石灰吟》,跟《琵琶行》中的“行”和《长恨歌》中的“歌”一样,是不同的诗歌行式。
通过题目,你能知道时间吗?对,这个“暮”(傍晚)告诉了我们时间。那么“江”就是地点啦。所以,这首诗,看到题目我们就可以猜想是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当然就是诗人白居易喔!
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被称为诗王、诗魔。诗王,是因为白居易是唐代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留下了近三千首诗歌。那为什么被称为“诗魔”呢?
根据记载,白居易写诗十分刻苦用心,传闻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反复诵读给身边之人听,然后反复改写,直到身边的人一听就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才满意。就像他自己所说:“酒狂
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他自己写诗,诵诗,改诗,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以他被称为唐朝的诗魔!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白居易所作的诗,极具魔力,通俗易懂的字眼表达出的意思让人一看就明白,容易“俘获”人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