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卡片:
(一)把握诗歌内容的方法: 五看、三抓
五看: 看题干、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题材
三抓:抓意象、抓诗眼(表现力的词语)、抓情语
(二)情景各自的特点 (融合关系、衬托关系、虚实关系)
情景相融 “景情”这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的意境创造。
借景抒情: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见“情”不见“景”,情在景之先)
(即)触景生情:(先有景后有情)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是景引发情(情在景之后)。
(融)寓景于情:(又称融情于景)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之中,见“景”不见“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移情于景: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人事而动情,主客移位,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
以景喻情:即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无形的情感为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鲜明深刻。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写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的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以情结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
以景衬情:以景物衬托所抒之情,可分为正衬和反衬。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缘情写景:(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指作者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观察和描写景物,客观景物的描写完全取决于作者主观的心情, 描写的客观景物无不染上其主
观感情的彩。作者的写景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与作者当时的感情有关系,即缘情写景;同时,景也会随着人的情感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移情于物、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三)情景关系中几组相近概念的区分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诗人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通过描写这些景物的形态、彩、气味等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借用空山、新雨、明月、苍松、清泉、青石等自然清新的形象,勾勒出一幅明净清幽淡雅的图画。表现出对这种自然优美环境的向往之情。而上面一组诗句中没有明显的含有主观彩的词语,但对这种美好境界的喜爱向往之情却溢于言表,人们能够体会到。
  而“寓情于景”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彩,外在表
现是诗词中含有明显的包含着作者感情彩的词语。景生情,情寓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的“凄”、“冷”、“残”三字既是写景,又深含感情,萧瑟凄清的景物中可见作者长期漂泊天涯的凄凉之感。这些带有浓郁情感彩的词语是借景抒情诗词中所不具备的。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的“急”、“哀”、“萧萧”等词语也同样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所以究竟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关键是看诗词的景物描写中有无明显含有作者主观感情彩的词语。有,则是“寓情于景”;无,就是“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区别
(1)借景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抒情、托物咏志。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
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
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彩。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
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
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也诠释过这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其实分别是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两种抒情方式构筑的。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也可称为借物抒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这里的景或物实际上都是个载体,都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但是“借景抒情”中的所借之景都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注重“形”。作者通常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比如苏轼的《浣溪沙》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
雨子规啼”,作者从视觉、听觉等方面非常细腻地描绘出山林景致的幽美宁静,写出了景物的勃勃生机,从而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这一切都是临时性的。而“托物言志”中假托的“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这种“物”的内涵精神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往往早就有的,而且带有一定的人格化彩。比如梅的凌冬不凋,松的常青、坚韧,莲的出淤泥而不染,菊的高洁等。作者往往取其“神”似,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托“梅”的孤高、坚贞和甘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品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二 、交流思考:说说下面这些古诗的情景关系
诗歌
情景关系
1《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琵琶所奏的音乐已经换了新的了,但是思乡之情却一直都没有变,缭乱的边关愁绪无数倾诉,总也听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着长城,此景亘古不变。
2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
诗歌
情景关系
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闺怨  唐代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5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阿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春风吹拂,景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6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教案
诗歌
情景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8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9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0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我的相思就像春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11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
诗歌
情景关系
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