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古诗《清明》、《钱塘湖春行》和《咏柳》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
3.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诗歌,并且流畅朗读。
4.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5.学生能够借助教材辅助材料,自主进行古诗欣赏和创作。
情感目标
6.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感悟,提高文化自信。
7.启发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感知,增强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8.理解古诗《清明》、《钱塘湖春行》和《咏柳》的意境和情感。
9.背诵古诗《清明》、《钱塘湖春行》和《咏柳》。
教学难点
10.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11.启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古诗《清明》、《钱塘湖春行》和《咏柳》的背景和作者等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这些古诗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2. 正文(30分钟)
(1) 清明
12.教师为学生朗读古诗《清明》。带领学生理解古诗的词句,注重重音、语速等讲解。
13.通过学生的回答或教师的提示,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生动,景象优美,体现诗人浓郁的感情彩和人情关怀)。
14.让学生小组互动,模仿诗意,进行文学想象创作。
(2) 钱塘湖春行
15.教师为学生朗读古诗《钱塘湖春行》。介绍古诗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如:钱塘湖春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体现了诗人笔下的山水情怀及对于自
然风光的赞美。
16.引导学生通过角度、形象、语言等方面,创造自己想象中的风光,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
(3) 咏柳
17.教师为学生朗读古诗《咏柳》。介绍古诗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具有咏物赋情的特点。
18.认真听取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自己的古诗,进行现场分享。
3. 总结(5分钟)
让学生自主进行诗歌朗诵和欣赏,借助辅助材料(音频、文本等),自行学习古诗的内容,提高对于古诗的感知、欣赏及创作能力。
四. 课堂作业
19.背诵古诗《清明》、《钱塘湖春行》和《咏柳》。
20.创作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能够体现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探索。
钱塘湖春行教案五. 教学反思
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并具备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剪影,让学生在欣赏、鉴赏和创作中捕捉和领悟更多的文学美感和人生感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