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作者:***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1期
        摘 ; 要:黄自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一生创作了百余首音乐作品,其中以艺术歌曲尤为突出。他在音乐创作上进行了民族化的深入探索,为我国声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作为声乐教材中的一首教学经典曲目,常常被歌唱家选作音乐会必唱曲目。笔者根据学习该曲的体会与感想,结合前人和他人的研究谈谈这首艺术歌曲创作手法、艺术特点及美学思想。
        关键词:玫瑰三愿;艺术特点;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90-02
        一、《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
        黄自:字今吾,江苏川沙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190
4年,黄自出生在一个具有传统思想和爱国民主思想氛围的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在孩提时代,父母亲就开始为他购买唱歌书并教他唱歌。小学时,黄自就能唱几十首歌。1916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前身-北京清华学校就读,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在学校的八年里,参加过校童子军笛鼓队,在管乐队中吹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并学习和声与钢琴。20岁的黄自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获准公费赴美国留学,进入奥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兼修音乐。1926年,修完心理学获学位后,因留学期限未满,继续在该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音乐。一年后,他获得该校的学士学位,并完成了其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这部作品真挚动人,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抒情和悲剧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黄自的创作风格。同年,这首作品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戴维?斯坦利?史密斯指挥耶鲁大学学生和新港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赢得音乐界的好评。1929年8月,回到上海,在沪江大学任教,并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兼课。1930年,应萧友梅邀请,任上海音专作曲理论教育兼教务主任,他在主持繁忙教务工作的同时,兼职教授和声、配器、作曲等专业课程,以及音乐史和音乐欣赏两门公共课的教学工作。1932年,黄自先生以时任上海国立音专的文学教授龙七(龙榆生)的诗词《玫瑰三愿》为题材,运用西洋调式,借鉴欧洲艺术歌曲进行创作,同年6月完成《玫瑰三愿》创作。192
8年,因病去世,年仅34岁的他一生为中国近代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黄自留下的作品共有一百余首,声乐作品居多,创作有清唱剧《长恨歌》,抒情歌曲《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在学术研究上,主编了《音乐杂志》,撰写了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等。在音乐教育方面,参与编写了中小学教科书《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共6册)。黄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工作认真,深受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他任教期间,培养出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等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凋零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