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
设计意图:
纸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他们经常用来画画、折剪、团球等。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喜欢把纸条粘贴成纸圈来玩,一次有孩子无意中将纸条一端扭了一下,做成了一个“扭扭圈”,大家纷纷模仿。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设计的莫比乌斯圈。它不但神奇,而且在生活中被应用广泛。为了让孩子们在亲身感知、探索中了解“扭扭圈”的秘密,知道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通过多次操作和探究,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麦比乌斯圈 1.发现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特点。
2.探索莫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产生的不同现象。
3.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发现,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特点。
难点:探索莫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产生的不同现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前期有用长纸条制作纸圈的经验。
2.物质准备:(1)PPT演示课件。(2)正面蓝,反面白的长条纸若干,小蚂蚁图片若干。(3)用不织布做成的蓝白两个面的普通圈、莫比乌斯圈各2个。(4)两面颜不同的自制麦比乌斯圈若干个,上面分别画有二等分线、三等分线。(5)剪刀、黑笔、胶棒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对纸圈的探究兴趣。
1.出示普通纸圈,发现特点。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纸圈)有谁发现这个纸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圈的内侧是白的,外侧是蓝的)
2.抛出问题情境,引发猜测。
(出示PPT)师:现在,纸圈的内侧有一块面包屑,一只小蚂蚁在纸圈的外侧,不爬进纸圈里面,他能吃到纸圈内侧的面包屑吗?
(幼儿同伴讨论、自主发言、观看PPT课件。)
二、尝试解决问题,探索制作神奇的纸圈。
1.给线索:我们能不能尝试改变纸圈,帮助小蚂蚁吃到面包屑。
师: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蓝白两长条纸,想不想去试一试,挑战一下。
2.初尝试:动手制作“不同”的纸圈,验证是否可行。
(提醒幼儿面包屑要在圈的内侧,用小蚂蚁去验证一下是否能吃到面包屑。)
3.乐分享:请成功的幼儿分享制作纸圈的方法,投屏演示制作步骤。
(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借鉴他们的方法,尝试制作莫比乌斯圈。)
4.巧提升:结合PPT,归纳“神奇纸圈”的制作方法。
师: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两头黏贴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神奇纸圈”。
三、第一次探索:比较两种圈的异同。
1.看一看,比一比。比较两种圈的不同。(引导幼儿从颜、形状等方面去观察。普通纸圈看上去是圆圆的,神奇的纸圈看上去扭扭的;普通纸圈的外侧是蓝的,神奇的纸圈有的蓝,有的白。)
2.画一画,比一比。尝试在两种圈的内侧(白)画线,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白内侧开始画线,一直画到起点处。
(2)观察比较。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发现的秘密。(普通的纸圈线画在了白内侧,神奇的纸圈从白的一面转到了蓝的面上,线条并没有断。)
(3)小结提升:普通的纸圈有两个面,线只能画在白一面就连起来了,而“神奇纸圈”只有一个面,它从白一侧画到蓝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3.走一走,比一比。感受“神奇的纸圈”只有一个面。
(1)引导幼儿进圈里走动,其他幼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示用布织布做得“神奇的纸圈”,请幼儿踩在圈上走一走,通过观察进一步感知神奇的纸圈只有一个面。)
(2)小结提升:普通的纸圈有两个面,而神奇的纸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四、第二次探索:尝试将两种纸圈二等分、三等分。
1.把普通的纸圈沿着二等分线和三等分线剪开,观察会有什么结果?
(请幼儿大胆猜测,请两名幼儿现场验证,并记录。)
2.把画有二等分线、三等分的神奇的纸圈剪开,会有什么结果?
(请幼儿猜测、幼儿分组实验,验证猜测的结果。)
3.小结提升:神奇的的纸圈沿了二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纸圈。沿了三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的圈套在了一起。
五、拓展延伸,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揭秘“神奇的纸圈”,有德国的科学家莫比乌斯发明的“莫比乌斯圈”。
师:小小的纸圈太神奇了,很多年以前德国的科学家莫比乌斯和你们一样,把纸条的一端扭一扭,就变成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莫比乌斯圈”。
2.观看PPT课件,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