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址:烘托和渲染及衬托的表现⼿法作者:⽔易寒
⼀、什么是渲染与烘托
渲染、烘托本是⼀种国画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浓墨重彩,使画⾯形象的某⼀⽅⾯。烘托,是⽤⽔墨或⾊彩在物象的轮廓外⾯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着意描写,起⼀种烘云托⽉的作⽤。
烘托与衬托容易混同。烘托与衬托相同之处是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的⼿段⽅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渲染与烘托在古诗中的运⽤: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与烘托有分别单⽤的情况: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先说渲染。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动活泼,⾳调优美,把⽔上采莲的画⾯和⼈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在读者⾯前。
⼜如赵师秀的《约客》: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家家⾬”“处处蛙”渲染了⼀种⽓氛,衬托了夜的深和夜的静。
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送李胄》:
楚江微⾬⾥,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限,沾襟⽐散丝。
这⾸诗⽤“微⾬”“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极⼒渲染离别时的伤感的⽓氛。
再说烘托。烘托在古诗中的运⽤主要有以下⼏种情形:
再说烘托。
1、以物烘托⼈。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章的“蒹葭苍苍,⽩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由苍青⾄凄清到泛⽩,把深秋凄凉的⽓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当时所在的环境⼗分清冷,⼼境⼗分寂寞。
⼜如⾼适的《别董⼤》⾸⼆句“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出⼀幅暮⽇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雪纷飞的北⽅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氛。
再如⽩居易的《琵琶⾏》中,琵琶⼥第⼀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未见江⼼秋⽉⽩”。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的艺术境界中,醉⼼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乐的神妙动⼈。
2、以⼈烘托⼈。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描写,⽽是通过描写⾏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古⼈的艺术描写。”
⼜如苏轼的《念奴娇•⾚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物”说起,由此引出⾚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烘托了周瑜在作者⼼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发。
3、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出惊⼭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幅极其完美的春⼭⽉夜图。在这春⼭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调、夜的宁静⾥了。因此,当⽉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前后景象顿时发⽣了变化,这时习惯于⼭⾕静默的鸟⼉,似乎连⽉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的安谧,反⽽衬托得春夜⼭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更幽”,若耶溪⼭林⼀⽚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偏偏说因为那⼀两声“蝉噪”“鸟鸣”,⼭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匠⼼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通过“寂外有⾳”的烘托艺术⼿法创造出⼀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神往不已。
实际上,在古诗中,渲染、烘托两种⼿法往往是结合在⼀起使⽤的。特别是在借景抒情类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选⽤渲染的⼿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物情感。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的正⾯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赵师秀《约客》诗云:“黄
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处处蛙”渲染⼀种⽓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烘托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烘托⽤在诗⽂中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刘熙载《艺概》所出本意的⽬的。烘托⽤在诗⽂中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说:“⼭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写之。”此法引⼊诗歌创作中,指从侧⾯⽤笔,对事物进⾏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诗:“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昨夜⼀枝开。风递幽⾹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句便⽤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衬托就是利⽤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的条件,⽤⼀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居易有《钱塘湖春⾏》⼀诗:“孤⼭寺北贾亭西,⽔平初平云脚低。⼏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此诗以西湖⽣⽓勃勃之景,从正⾯衬托出诗⼈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
⼀笑百媚⽣,六宫粉黛⽆颜⾊”(⽩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环更胜⼀筹的美。反衬⽤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唐代许浑劳歌⼀曲解⾏⾈,红叶青⼭急⽔流。⽇暮酒醒⼈已远,满天风⾬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这样亮丽诗意的景⾊,反衬诗⼈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此外,“⽉出惊⼭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夜静”。
⽤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氛。从正⾯着笔。杜甫的《登⾼》,是五⼗六岁的⽼诗⼈独⾃登上夔州⽩帝城外的⾼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世飘零的感慨,渗⼊了他⽼病孤愁的悲哀。⾸联“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情。从侧⾯着笔。(只写侧⾯⼀⾯)如乐府诗《陌上桑》⾥最后⼋句:“⾏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正⾯进⾏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渲染的⼿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物情感。⼀般我们说,渲染⽓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霖铃》,起⾸“寒蝉
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渲染了⼀种凄凉的⽓氛,烘托出作者内⼼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以苍凉秋景衬托诗⼈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对举的双⽅是为了通过对⽐得出另外的结论。如梅尧⾂《陶者》:“陶尽门前⼟,屋上⽆⽚⽡。⼗指不沾泥,鳞鳞居⼤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对劳苦⼈民的深切同情。总结: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着笔,由此⾔此;后者从侧⾯⽤墨,由此烘“托”彼。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事物暗⽰出另⼀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对⽐和衬托:对⽐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双⽅不分主次;⽽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个主要事物,⼀⽅是⼯具,⼀⽅是⽬的,两者主次分明。(对⽐常⽤于论述,⽽衬托常⽤于描写)三、范畴区分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法,⽽对⽐属于修辞⼿法。
钱塘湖春行原文
⼀、什么是渲染与烘托
渲染、烘托本是⼀种国画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浓墨重彩,使画⾯形象的某⼀⽅⾯。烘托,是⽤⽔墨或⾊彩在物象的轮廓外⾯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着意描写,起⼀种烘云托⽉的作⽤。
烘托与衬托容易混同。烘托与衬托相同之处是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的⼿段⽅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渲染与烘托在古诗中的运⽤:
在古典诗歌中,渲染与烘托有分别单⽤的情况: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先说渲染。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动活泼,⾳调优美,把⽔上采莲的画⾯和⼈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在读者⾯前。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如赵师秀的《约客》:
“家家⾬”“处处蛙”渲染了⼀种⽓氛,衬托了夜的深和夜的静。
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送李胄》:
楚江微⾬⾥,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限,沾襟⽐散丝。
这⾸诗⽤“微⾬”“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极⼒渲染离别时的伤感的⽓氛。
再说烘托。烘托在古诗中的运⽤主要有以下⼏种情形:
再说烘托。
1、以物烘托⼈。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章的“蒹葭苍苍,⽩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由苍青⾄凄清到泛⽩,把深秋凄凉的⽓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当时所在的环境⼗分清冷,⼼境⼗分寂寞。
⼜如⾼适的《别董⼤》⾸⼆句“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出⼀幅暮⽇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雪纷飞的北⽅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氛。
再如⽩居易的《琵琶⾏》中,琵琶⼥第⼀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未见江⼼秋⽉⽩”。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的艺术境界中,醉⼼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乐的神妙动⼈。
2、以⼈烘托⼈。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描写,⽽是通过描写⾏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古⼈的艺术描写。”
⼜如苏轼的《念奴娇•⾚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物”说起,由此引出
⾚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烘托了周瑜在作者⼼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发。
3、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出惊⼭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幅极其完美的春⼭⽉夜图。在这春⼭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调、夜的宁静⾥了。因此,当⽉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前后景象顿时发⽣了变化,这时习惯于⼭⾕静默的鸟⼉,似乎连⽉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的安谧,反⽽衬托得春夜⼭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更幽”,若耶溪⼭林⼀⽚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偏偏说因为那⼀两声“蝉噪”“鸟鸣”,⼭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匠⼼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通过“寂外有⾳”的烘托艺术⼿法创造出⼀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神往不已。
实际上,在古诗中,渲染、烘托两种⼿法往往是结合在⼀起使⽤的。特别是在借景抒情类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选⽤渲染的⼿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物情感。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的正⾯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处处蛙”渲染⼀
种⽓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烘托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烘托⽤在诗⽂中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刘熙载《艺概》所出本意的⽬的。烘托⽤在诗⽂中指从侧⾯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说:“⼭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写之。”此法引⼊诗歌创作中,指从侧⾯⽤笔,对事物进⾏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诗:“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昨夜⼀枝开。风递幽⾹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句便⽤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衬托就是利⽤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的条件,⽤⼀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居易有《钱塘湖春⾏》⼀诗:“孤⼭寺北贾亭西,⽔平初平云脚低。⼏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此诗以西湖⽣⽓勃勃之景,从正⾯衬托出诗⼈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笑百媚⽣,六宫粉黛⽆颜⾊”(⽩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环更胜⼀筹的美。反衬⽤相反的
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唐代许浑劳歌⼀曲解⾏⾈,红叶青⼭急⽔流。⽇暮酒醒⼈已远,满天风⾬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这样亮丽诗意的景⾊,反衬诗⼈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此外,“⽉出惊⼭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夜静”。
⽤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氛。从正⾯着笔。杜甫的《登⾼》,是五⼗六岁的⽼诗⼈独⾃登上夔州⽩帝城外的⾼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世飘零的感慨,渗⼊了他⽼病孤愁的悲哀。⾸联“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情。从侧⾯着笔。(只写侧⾯⼀⾯)如乐府诗《陌上桑》⾥最后⼋句:“⾏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正⾯进⾏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渲染的⼿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物情感。⼀般我们说,渲染⽓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霖铃》,起⾸“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
的长亭,具体时间是⾬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渲染了⼀种凄凉的⽓氛,烘托出作者内⼼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以苍凉秋景衬托诗⼈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对举的双⽅是为了通过对⽐得出另外的结论。如梅尧⾂《陶者》:“陶尽门前⼟,屋上⽆⽚⽡。⼗指不沾泥,鳞鳞居⼤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对劳苦⼈民的深切同情。总结: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着笔,由此⾔此;后者从侧⾯⽤墨,由此烘“托”彼。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事物暗⽰出另⼀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对⽐和衬托:对⽐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双⽅不分主次;⽽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个主要事物,⼀⽅是⼯具,⼀⽅是⽬的,两者主次分明。(对⽐常⽤于论述,⽽衬托常⽤于描写)三、范畴区分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法,⽽对⽐属于修辞⼿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