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220206
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项目监理部
年 月 日
第1章 总则
2、制定本监理细则的目的:在工程监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的施工,为更好的指导现场监理人员作好土方工程的质量监理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3、本细则的使用范围中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工程。
第2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及建设有关单位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勘察单位:
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基坑支护施工单位:
建设地点:
2.2工程基本情况
拟建基坑呈多边形,长约210 m,北侧宽约115 m,南侧宽约134 m,周长约688 m。拟建筑物正负零为高程25 m,现场场地标高为20.2-21.2 m,最大开挖深度为5.85 m。
基坑支护形式有:放坡+钢筋土钉墙喷锚、重力式挡土墙、放坡+喷砼护坡的组合支护方案。
本土石方工程施工特点:开挖深度大,施工设备多,工序繁琐,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土方、支护、桩基工作面衔接及配合尤为重要,降排水措施,路网规划,节点以及主体工作面移交及施工顺序需要科学规划。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2.2.1 岩土分层描述
根据支护大样图分析,以原始地面为基准,至上而下0 至 2米为素填土,杂土;2至13米为粉质粘土及强风化砂岩,至下分别为强风化,中风化砂岩。1.工程周边环境
1)基坑北侧:50 m开外都是本项目场地,距离基坑顶部0.8-2.3 m存在地下管线,含供水、排水和通信管线,埋深1.4 m。
监理细则2)基坑西侧,距离地下室边线约30 m为规划用地红线,距离地下室边线约18 m有地下管线,含雨水、污水和供电线路。
3)基坑南侧:为本项目在建工程,其地下室与本地下室相连。
4)基坑东侧:距离地下室边线2 m有供水管线,应迁移,离地下室边线约6.3 m有燃气管线,埋深1.4 m。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野外钻探揭露情况,该场地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Q4ml、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质土层Q4mc、粉细砂层Q4mc、细砂层Q4mc、粉质黏土层Q4mc、冲积-洪积粉质黏土层Q4al+Pl、残积土层Qel及基岩C1dc。
人工填土层(Q4ml)
场地内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黏土、碎块石及砂土等,局部夹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层顶标高为1.37~3.55m,顶面埋深为0.00m,厚度为0.40~4.00m,平均厚度2.35m。
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1)淤泥层:呈深灰~灰黑,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地段含少量粉细砂,可见贝壳碎屑,很湿,流塑状。本层在场地广泛分布,层顶标高为-22.04~1.61m,顶面埋深为0.50~24.60m,厚度为0.60~15.20m,平均厚度4.20m。
(2)淤泥质粉细砂层:呈深灰~灰黑,松散,饱和。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为-20.44~2.65m,顶面埋深为0.60~23.00m,厚度为1.00~18.20m,平均厚度6.60m。
(3)粉细砂层:呈深灰~灰黑,局部为灰白,松散-稍密,饱和。层顶标高为-24.12~-6.91m,顶面埋深为9.40~27.00m,厚度为0.50~9.70m,平均厚度3.24m。
(4)粉质黏土层:呈深灰、灰黄、黄褐,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土质较均匀,很湿,可塑。层顶标高为-23.24~-10.30m,顶面埋深为11.80~25.80m,厚度为0.60~8.60m,平均厚度3.21m。
(5)中粗砂层:呈深灰~灰,石英质,粒径不均匀,层顶标高为-24.75~0.13m,顶面埋深为2.00~27.00m,厚度为1.00~13.90m,平均厚度7.14m。
残积土层(Qel)
(1)粉质黏土:棕红,可塑,很湿-湿。层顶标高为-23.19~-16.33m,顶面埋深为19.50~25.60m,厚度为0.90~5.50m,平均厚度1.93m。
(2)粉质黏土:红褐、棕红等,硬塑-坚硬,稍湿。层顶标高为-23.89~-15.58m,顶面埋深为17.60~27.30m,厚度为0.80~3.40m,平均厚度1.54m。
基岩(Kb)
本层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根据岩石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及微风化带。
(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呈棕红、褐红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层顶标高为-20.62~-17.15m,顶面埋深为20.40~22.20m,厚度为2.70~5.10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呈棕红、褐红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风化破坏,层顶标高为-42.76~-17.14m,顶面埋深为18.80~47.70m,厚度为0.50~20.30m,平均厚度3.86m。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呈棕红、褐红等,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层顶标高为-44.76~-20.74m,顶面埋深为22.40~47.80m,厚度为0.50~15.00m,平均厚度3.46m。
(4)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呈棕红、褐红等,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为细砂岩或粉砂岩,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层顶标高为-40.35~-23.40m,顶面埋深为25.85~42.20m,厚度为1.20~7.96m,平均厚度4.41m。
2.2.2地下水
(一)地下水基本情况
根据基坑支护图纸,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为1.76至2.5米之间。根据本地区我司施工经验,诸如本项目施工深度较深的基坑,开挖前外围必须先完成搅拌桩止水施工,同时在场地内分层设置集水井降水井,做好应对雨天施工的准备。
(二)地下水类型
按照贮水空隙性质可以分为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两种。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 <1>中。场地填土层 <1>主要由人工堆填的砂土和粘性土组成,局部地段为纯砂土夹少量碎块石。上层滞水分布较广,总体透水性中等。
<2>潜水
第四系海陆相沉积砂层 <2-3>为本场地内的主要含水层,其含水性能与砂的形状、大小、颗粒级配及粘粒含量等有关。本场地的第四系砂层,颗粒介于粉细砂~中砂之间,级配一般,
大多粘粒含量较高,属中等~强透水层,水量较丰富。其它第四系的海陆相交互沉积淤泥质土土层 <2-1>基本处于饱水状态,但透水性差;海陆相交互沉积粉质粘土层 <2-4>相对不饱水,但其透水性较弱。第四系孔隙水一般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其水力特点为无压或局部低压,水位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水位影响变化明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