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提起稻田,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大片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此时就连空气里面也仿佛开始弥漫稻香。其实,这是水稻即将收获时的情景,这时候水田里的水已排干。但是,你能想象,在水排干之前,水稻在水中的那几个月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5月份,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节气,稻田开始淹水插秧,但稻田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盎然的生机。东汉末年的《四时食制》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如何通过“生态农业”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稻田养鱼就是一个成功实践——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收获肥美的稻田鱼。
水稻田里的鱼以水面漂浮着的各种藻类为食,如细绿萍、槐叶萍、芜萍(也称无根萍)。这些藻类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糖类,保存在藻细胞中实现自养生长,同时向水体释放氧气。
细绿萍的叶腔中共生了具有固氮能力的蓝细菌。蓝细菌细胞内有固氮酶,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其中一部分氨用来合成细绿萍的蛋白质,让其更有营养,成为鱼类的“营养餐”;另一部分氨则释放到水稻田中,成为水稻能够吸收的氮肥,用来合成水稻的蛋白质和叶绿素,让水稻健康、茁壮生长。
而鱼类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藻类之后,其排泄物中也含有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一尿素。尿素在水稻田土壤脲酶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氨,也被水稻吸收。脲酶则是水稻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产生的,而水稻土中的细菌多数生长在水稻根系附近,以根系分泌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质为食。水稻的茎是中空的,能够将叶片吸收的氧气运输到根系再分泌到土壤中,从而为根系附近的微生物提供微好氧环境。
水稻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示意图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藻类——鱼——水稻——土壤——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土壤(包括水稻土)中含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平均每克土壤达到10亿个细菌,肥沃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还会更多。但是这些细菌绝大多数都不是致病菌,相反,它们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转必不可少的因素。
(摘编自邓欢《湿地与农业的结合:水稻田》)材料二: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三江平原以及主要江河湖泊区域地势低洼,雨水多时,易形成洪
涝灾害。在与水患长期抗争中,中国古人不断探索,利用湿地把水患变成“水利”,并形成了中国较早的生态农业。
这些湿地发挥着农业生产、防洪排涝、文化传承、景观美学等多重功能,是全球独特的农业遗产类型,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每到汛期,周围的湖泊、河流和黄海中的水便会涌入兴化,淹没田地,摧毁庄稼。
为解决水患,从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起,兴化人民开始修筑垛田,即在沼泽湿地地势稍高的地方,用泥土堆积起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这不但避免了汛期水患的影响,而且这些田块的排水效果良好,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长期发展便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垛田农业。
围起来的湿地——圩垸
圩垸是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这种农田水利形式在长江下游江浙太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湖流域和安徽、浙江一带称为圩田,在湖南、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称作垸田,在珠江和韩江三角洲则称堤围或基围。
这些地区的农田地势低洼,地面低于汛期水位,有的甚至低于常年水位。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阻止水的流入,旱时开闸放水入田,保证一年四季旱涝无虑。
在圩田外围,圩堤将农田与外界的水分隔开,通过灌水和排水渠及操控堤上的水闸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如果自流灌排有困难,则辅以提水机械,以满足圩内农田需水。在圩田中,水渠、内河与外围河湖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系网络,具有很强的滞洪、排涝、灌溉功能。
此外,圩田作为次生湿地(天然湿地被进行较多人为干预后,逐渐形成的湿地景观与现代文明共融共生的和谐状态),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圩田景观也具备很高的农业美学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湿地与农业携手共进,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一起孕育出了许多特殊的湿地农业,形成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摘编自陈睿山、孙燕、姚舜禹《湿地——让水患变“水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天然湿地外,大自然中还有利用人工干预的湿地,如稻田、垛田、圩垸等,种植的是湿地作物。
B.结合湿地改造而成的农业基地,一般都是在地势低洼处,多拥有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设施。
C.利用湿地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这一点东汉末年的古人早就已经懂得。
D.我国湿地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全球独特的多样类型的农业遗产,具有重要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描绘稻田的景象,以及引用古籍记载的内容,这些都可以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材料一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水稻田藻类——鱼——水稻——土壤——微生物这一循环生态系统。
C.“平均每克土壤达到10亿个细菌”“一般在10米以下”,这些数据的使用,体现了两则材料用语的科学性。
D.材料二列举水稻田、垛田、圩垸这些典型的例子,目的是说明人类可以充分利用湿地,多打粮食。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不属于湿地农业系统的一项是
A.太湖平原农业区
B.黄河滩涂农业基地
C.大寨狼窝掌梯田杂粮示范田
D.若尔盖沼泽畜牧业基地
(4)利用湿地发展农业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如图是湖州桑基鱼塘湿地农业模式的示意图,请结合材料一对水稻田生态系统的介绍,说明湖州桑基鱼塘是如何实现“零污染”的。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悼念俞平伯先生
张中行
看报,知道俞平伯先生于10月15日过午病逝。我心里当然有些不平静。先涌上心头的是悲伤。记得去年年初,应某刊纪念“五四”之约,曾著文写俞先生,那篇文章末尾说:“现在他老了,九十高龄,有憾也罢,无憾也罢,既然笔耕大片土地已经不适宜,那就颐养于春在之堂,作作诗,填填词,唱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吧。”俞先生自七十年代晚期患轻度中风,身体不好,我知道,但推想,他不久前还往香港,仍讲《红楼梦》,总当还可以维持几年吧?想不到这样快就走了。
继悲伤而来的是遗憾。依常情,尊师重道,我应该多去问候,可是七八十年代相加,才去了两次。先一次在建国门外的学部宿舍,他走路不灵便,可是未扶杖;后一次在钓鱼台东侧的南沙沟,竟是扶案始能举步了。其后我不是不想去,可是想到会给他添麻烦,就沉吟之后作罢。就这样,断了音问,以致应该有的最后一面也竟化为空无。
时间不能倒流,人死盖棺,应该再说些定论和纪念的话。俞先生生于清光绪已亥腊八,在世九十年零九个月,以“人生七十古来稀”衡之,可算作高寿。成就也配得。上年岁:散文,诗,词,都成家;多年教学,在古典文学方面,博不稀奇,稀奇的是见得深,因为他既有才,又能作,知道其中底蕴。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像是还可以说说另一个方面,一般人或者会看作小节的,是个人的生活之道。道,难言也,更重大的是难评也,因为,虽然如《庄子》所说,可以“在屎溺”,可是可以推演为理论的,那就会牵涉到意识,以至于立脚点云云。这里只好大事化小,说说我的关于俞先生的一点点的看法。先要
说说他的家世资本。他曾祖父俞曲园(樾)是清朝晚年的大学者,父亲俞阶青(陛云)是光绪戊戌科的探花,也善于诗词。这样说,是他的家世资本使他有大成就吗?又不尽然,因为有这样的资本,也可以去斗鸡走狗。俞先生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他善于用其才。还是只谈减去学业的生活之道,我的看法,他的道,用古语说是“率性之谓道”。我自1931年与俞先生相识,听他的课,读他的著作,后来还有些交往,深知俞先生是诗人气质。因为是诗人气质,所以喜欢作诗,尤其喜欢作词。不是像有些文人附庸风雅,无病呻吟地作,而是写走入诗境的心。还记得词里有这样一句,“闻道同衾还隔梦”,南宋吴文英及其后的追随者,总在辞藻上翻筋斗,是写不出来的。俞先生讲诗词也是这样,不像现在许多人,站在外面赏析,而是走进去,谈个人感受。诗人通常还有个习惯,是把实生活“认作”戏,所以俞先生喜欢唱昆曲,恰好许夫人(俞平伯的妻子)更精于此道,于是有时他们就来一两折《牡丹亭》,这大抵就如杜丽娘与柳梦梅,真入了梦境吧?这已经不是生活里有诗,而是生活变成诗了。
我的体会,研究《红楼梦》也是这样。他不是泛泛地研究小说,像孙楷第先生那样,有书必看,有闻必录。俞先生全力治《红楼梦》,不问《金瓶梅》,因为前者近于诗,后者近于柴米油盐。
我得消息晚,未能恭送八宝山,悲伤自不能免。但仔细想想,又感到安慰。人生不过是这么回事,秦皇、汉武也不免一死,所求不过是在生者记忆中的不朽。俞先生著作等身,而且很像样,不朽做到了。还有一样,是一般人很少做到的,是在诗境中过了一生,世间还有什么获得比这更贵重呢?
(有删改)文本二:
实在的事例,实在的感触,都必经过文学的手腕运用了之后,方可为艺术品。文学的技工何等的重要。譬如回忆从前的踪迹,真是重重叠叠。选择乃文学技工之一,有了它,实感留在文学作品里的,真真寥寥可数。所召集的是代表会议,不是普通选举了。又如写一桩琐碎或笨重的事,不能无减省或修削之处。剪裁又是重要的技工。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一桩事据实写来不易动人听闻,必要在它们身上加了些大青大绿方才快心。夸饰譬如一面显微镜,把肉眼所感都给打发走了;但它也是文章的重要技工。
(节选自俞平伯《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平伯先生的突然离世在作者意料之外,作者本以为先生会悠然自得地“维持几年”,这种期待的落差让作者感到悲伤。
B.作者对俞平伯先生的离世生出遗憾之情,因怕“给他添麻烦”没有“多去问候”,而“断了音问”,这里有自责之意。
C.作者认为俞平伯先生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真正懂诗的人,而且先生还具有诗人气质,把生活变成了诗。
D.在作者看来,俞先生全力研究《红楼梦》,而不问《金瓶梅》,是因为前者用的是诗的语言,而后者用的是平民的语言。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是一篇悼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先生去世的悲伤和遗憾之情,情感抒发非常理性,体现出独特的行文风格。
B.“时间不能倒流,人死盖棺,应该再说些定论和纪念的话”,这个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使内容表述清晰,重点突出。
C.“成就也配得上年岁”是对俞平伯先生所取得成就的形象表述,诠释了“成就”与“年岁”的关系,生动说明了俞平伯先生的成就经得起岁月检验。
D.悼文的语言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之间自由转换,能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说俞平伯先生“走路不灵便”是白话文,“扶案始能举步”则为文言文。
(3)作者认为俞平伯先生获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在文本二中,俞平伯先生提出了“文学技工”的理念,张中行写的这篇悼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