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李思劼:论民族声乐作品在美声教学中的运用
论民族声乐作品在美声教学中的运用
李思劼
(江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渐得到大众认可,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声乐教学工作开始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尤其是美声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价值及艺术修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美声教学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民族声乐作品的应用要点及应用价值,希望可以进一步推进声乐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其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美声教学;民族声乐作品;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190-01
一、美声教学中民族声乐作品的运用意义
(一)有利于歌唱技巧的提升
对美声教学工作而言,首先要培训和锻炼学生们歌唱的技巧,同时也是所有声乐专业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都必须接受的训练。与人们日常的交流说话相比,声乐发声原理主要在于人们通过自身的发声器官,按照一定的节奏发声,让听众充分感受到美的体验。因此,开展美声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逐步改变过去错误的发声方法。尤其是初学者,不懂得如何控制气息和声音,在这一时段中,要尽可能选择简单的民族声乐作品。以此为基础,再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确保学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学生必须主动配合教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在训练的开始阶段,所选择的曲目应当尽可能朗朗上口,便于演唱,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还可以将此类曲目作为载体,开展各种丰富的练习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美声歌唱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外国经典声乐作品的应用价值,很多人还并不认可,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会缩短教师教学的时间,对学生掌握演唱技巧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上述现象确实存在,但因噎废食并非明智之选,事实上,大部分外国经典声乐作品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比如意大利的声乐发展,它的音乐作品非常经典,对声乐教师而言,应当在练习民族声乐曲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曲目,了解各个时期和民族在共鸣、气息方面不同的处理技巧,进而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歌唱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之后,教师的工作目标应当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歌唱修养。要想进行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表演平台。因此在这一阶段当中,选择声乐作品时并不需要恪守太多的规范,无论是乐曲的题材、难度还是范围,都可以尝试打破桎梏,拓展至一个全新的平台。所以,教师的心态必须开放包容,尽可能挑选符合教学工作的曲目。在这一阶段当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经典声乐的曲目库,充分感受经典作品的巨大魅力,深层次分析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当学生对各种类型的作品有一定认知之后,教师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正确的框架之下随心所欲地歌唱,在演唱时注意运用自己此前掌握的演唱技巧,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声乐修养。
从总体上来看,美声学习不仅要注重技巧,同时还需要重视各类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过程当中,教学者必须充分发掘生活当中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要素,加以充分的利用,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民族声乐作品,掌握各民族及各区域音乐发展的历程,从而成为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专业声乐人才。
二、美声教学中民族声乐作品的运用策略
(一)充分理解音乐作品
在学习或者表演民族声乐作品时,首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作品风格,民族声乐作品是创作者情感的载体,歌唱者唯有深刻地理解作品情感,才能将情感传递给广大听众。因此,在美声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演唱的感染力,同时也是美声专业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向。声乐教学
(二)理解音乐演唱风格
对于美声专业学习者而言,能否在演唱作品的过程当中全面正确地理解作品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演唱的效果。根据大量实践可知,许多歌唱者在表演时之所以状态不佳,最大的原因在于准备不够充分,并没有对创作者背景、文化氛围、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因此无法准确地把握作品风格。但是,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而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及地域性特征,演唱者在开始演唱之前,必须全面地理解作品自身的地域特,还要运用自己掌握的技巧展现作品的风格。通过长时间反复训练,帮助演唱者逐步培养掌握声乐作品风格的能力,为提升演唱者的表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演唱技巧有机结合
大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当中,都没有理清技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其实,对歌曲表演而言,情感与技巧同等重要,尤其是在表演民族声乐作品时,演唱
者不仅需要具备充沛的情感,同时还需要运用相应的演唱技术,唯有如此,演唱出来的音乐作品才会真正具备感染力。而民族声乐作品的应用价值,需要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歌唱意识及歌唱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发声技巧与自身情感融为一体,为声乐演唱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天虹.再谈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认识与实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2]程军.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3]杨立新.美声唱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作者简介:李思劼(1991-),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