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朗读的经典散文范文
适宜朗读的经典散文范文
散文是适宜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下面就随一起去阅读适宜朗读的经典散文范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冬至吃饺子,总能给我留下温暖的记忆。
确实,冬至的味道是独特的。将和好的面团擀成小圆皮,自然就有了“团聚”的感觉了,无论包上什么馅,吃起来都是美滋滋的。全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乐有玩笑,只一会儿功夫饺子就包好了,我感到此时的家是最温馨,最美满的时刻,令我迷恋。
看着饺子在锅里翻腾的样子,我会想到奔驰在原野上的千军万马。我尤其喜欢在冰天雪地的午时,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浇上蒜汁儿,坐在小院里阳光下渐渐品味。
冬至这一天,我的家乡多半会飘起雪来,全家人无论多忙都会像过节一样赶回家吃顿饺子。其实每个人心里想的不是饺子,而是亲情。亲人们见见面,聊聊家常,个个喜上眉梢。
北方人吃饺子是一定要喝些白酒的,烫上一壶老酒,酒的香气会被激发出来,飘在空气里,满屋生香,酒刚沾唇便觉心生暖意,心已醉了一半。俗话说的好,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只是图个桔祥有余罢了。
饺子里包含了美妙的心愿,远古创造饺子的人们,更会期盼来年有好的光景。作为农耕民族,土地是唯一的希望。播下盼望的种子,会期待一个冬季。冬至那么更是放下许多心事的日子,繁忙了一年的人们,只有冬季才可以放松下来,品味辛勤劳作换来的丰收果实。选在冬至这一天亲人相聚一堂,那时的人们,那样的心情是如今人无法领会的。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赶上过冬至,亲戚们从十里八村赶过来,他们坐着马车,带上些点心、果子,花生大枣核桃之类,风尘仆仆的,如同春节串亲戚。
冬至吃饺子,更像是一场家庭喜宴,是年夜饭的序曲。它常常出如今我的梦里,长长的思念之情,如同这一年中最长的白天,期望的是亲情长久,生活富足,吃的是团聚的味道。古人们极具智慧,我不禁心声赞叹,中华民族是最优美的民族,是最向往美妙生活的民族,是充满智慧和想象的民族。
今年的冬天,又是一个漫天雪舞的季节。我凝视着窗外冰封的世界,心里霎时有了冲动的
感觉,就连那整天与世俗打交道已经有些冷漠的眼睛也涌动起抑制不住的温泉。因为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妈妈和爸爸是一家集体企业的员工。爸爸当管理干部,虽然工资固定但并不很高。妈妈是缝纫工,薪水按定额计件制,在完成单位规定的数额之后,多做一件衣服就多一份工钱。为了让家庭生活得好一点,她常常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有时甚至连一分钱钉一个扣眼的活儿也包揽了下来。我们三兄弟就是在妈妈这一针针一线线的辛劳中,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当看到我们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并且成家立业时,妈妈才舒坦地松了一口气。然而这时的母亲,已经是发丝如雪皱纹满面。
我们三兄弟都在异地工作,但爸爸妈妈下岗后都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生活。说是金窝银窝当不得自己的老窝,其实是怕给我们这些儿辈们增添负担。爸爸过世后,妈妈仍然一个人在家乡又独居了十来年。我们每次回家,都想把老人家接出来。可她总是说:如今吃得走得就不费事你们了。只要看到你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妈妈心里比吃糖喝蜜穿金戴银还要快乐呢!直到母亲87岁那年,生活自理才能实在困难起来,才不得不分开了她从来没有分开过的家乡。
妈妈来我家的时候,是冰冻时间最长的一个冬季。天一放亮,她就起床来到阳台上做起了自编的早操。妻子连忙起床到厨房煎鸡蛋下面条,妈妈过来要帮助却不熟悉油盐酱醋放在哪儿,于是要我用纸条写好标签贴在了坛坛罐罐上。还说,老人皮厚不怕冷,今后的早餐就由她来做,你们可以多睡一会儿。
我们夫妻俩是上班族,临出门时给妈妈调好了电热桌的温度,又翻开电视选好了她喜欢看的戏曲频道。我中午下班回家翻开大门,只见妈妈坐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棉被,嘴里有些哆嗦地怨道:“停电了就没火烤,还是老家烧煤炭好啊!”我说:“没停电啊,您听对门邻居的电视机还在响呢。”她告诉我,想把中饭煮了,淘好米放好水,谁知一按开关只听到“砰”地一声,电源就再也开不起来了。
我走进厨房一看,在原地惊呆了良久才缓过神来。原来妈妈把电饭煲当成了高压锅,米和水不是放在套筒中而是全倒在外筒里,一通电造成了短路现象。幸亏总开关装的是空气开关,短路时会自动跳闸,要不然还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我把停电的原因和短路的危害说给她听,妈妈像一个小孩子做错事似的,自怨自艾着:“哎呀,太可怕了!今后再也不乱动了,不乱动了!”然后,她要我赶快处理好事态,免得儿媳妇知道了怪她不会做事。
以前我们每次回家看望母亲只是在家小住,婆媳之间都还相安无事。说实话,这次老人家要常住半年之久,一旦发生家庭矛盾,我只怕会夹在他们中间两头难做人呢。然而,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妈妈从来不说儿媳妇的闲话,就是我们夫妻俩偶然吵架拌嘴时,她总是当着儿媳妇的面只说我的不是。等妻子不在家的时候,她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两口子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吵的,男人要有男人的量,能相让的就得相让,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一辈子闲不住的妈妈,虽然再也不敢动电器摸开关,但天天在家里翻箱倒柜,把我们露了口的旧衣服和脱了线的破袜子寻了出来,一针一线地补好,还不时地称赞着自己的手艺:“正宗的裁缝师傅呢,功夫就是不减当年!”我和妻子一边夸她的针线活,一边说:“真的是补得好!但是换新的也不要多少钱哦。”妈妈摘下老花镜,一本正经地给我们上起了政治课:“你们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困难辛苦。钱是一分一分赚回来的,省一个是一个。我是过来人,想花钱而没有钱的时候,那是一分钱也能憋死人呢!”我们笑了,说:“我们也是当爹当妈的过来人了咯。”她怔了一下,然后点了点我的额头说:“反正在我的眼里,你们永远是细伢子!”见我们无言以对地愣在那儿,成功的喜悦顿时充满在老人家的皱纹里,她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甜蜜那么自豪。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哥来接妈妈时,她拉着我妻子的手说:“你们工作忙,你们让确实受累了。可惜妈妈生的都是娃,要是有个闺女在身边的话,就不会这么费事你们啦。”说得我妻子眼睛红红的,连连说:“我就是您的闺女呢,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我们不会嫌弃妈妈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