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1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
1.西魏太祖命苏绰仿( )为大诰,以质朴的古文诏示天下,但过于古奥,矫枉过正,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A. 《左传》
B. 《尚书》
C. 《诗经》
D. 《史记》
答案:B
2.( )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即是就文章大抵富有形象性而言。
A. 章学诚
B. 郭沫若
C. 鲁迅
D. 钱钟书
答案:A
3.对“气盛言宜”理解有误的是( )
A. 古文创作讲求“气盛”,要求以“言之短长与高下皆宜”来实现
B. 完全以散文取代骈文
C. 以气行文,则不拘骈散
D. 使用虚词
答案:B
4.昭明《文选》选班氏之文独多,其原因是( )。
A. 两汉时以能文为本,《汉书》之文,颇多骈辞丽句
B. 两汉之际,文章仍是散行为主
C. 《史记》行文用语,多用奇句单行
D. 这一时期的古文多以能文为本
答案:A
5.把曲折深奥的道理和复杂微妙的情意表达清楚,意无不达,情无不尽,欧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A. 借助声律与辞藻来渲染
B. 用散行的、朴素的语言说理,从容不迫,一句句一层层讲清楚,委曲晓畅,平易近人
C. 采用多层复句使句意严密,用跳宕的结构使文气奇突
D. 议论方面,用排奡的句子,喷吐而出,以气服人
答案:B
6.《清波杂志》记载:"譬如城市间,种种物有之,欲致而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我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大抵论文,以意为主。"这一转变可用( )的话来评价:"在苏轼的艺术思想中,有一种从以艺术作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探讨艺术家的气质为中心的倾向。"
A. 鲁迅
B. 郭沫若
C. 钱钟书
D. 沈从文
7.以下不能反映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是( )。
A. 批评时人“述三皇之大道,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
B. 推崇雅颂、排斥风骚的思想
C. 要求“知明古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
D. 劝导人们正视民间疾苦和时政之弊,将文学兴讽、怨剌的职能置于首位
8.认识到不是文章决定治乱,道德才是根本,提出了文章教化说的是( )。
A. 萧颖士
B. 梁肃
C. 柳冕
D. 独孤及
9.欧阳修在史学方面,首开金石考古学,( )是金石考古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A. 《集古录》
B. 《新五代史》
C. 《笔说》
D. 《诗人玉屑》
10.( )与《文心雕龙》为学术史上两座以骈文写成的并峙的高峰
A. 《修竹篇序》
B. 《史通》
C. 《文赋》
D. 《文中子》
11.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的特征的是( )。
A. 词句散而不整,奇而不偶,长短错落
B. 无韵律之拘束
C. 以气运文,以古朴为尚
D. 不用事典,不务词藻华丽
12.不符合“修诚于内”的是( )
A. 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
B. 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
C. 提出了不论贵贱、唯问贤愚的取士原则
D. 以雅颂怨剌作为为验明天下理乱的标准
13.南宋吕祖谦所选《古文关键》所选“八大家”不包括( )
A. 韩愈
柳宗元三戒B. 欧阳修
C. 苏洵
D. 王安石
14.古代诗文,文备众体者则 ( )。
A. 杜甫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苏轼
15.古文在韩柳之前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 脱离当时的现实生活、与时政有关的新鲜内容
B. 违背了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
C. 文章缺乏独创性,只是模仿先秦两汉的文体文风
D. 统治阶级推广意志力不够
二、判断题 (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
1.欧阳修提出了“文与道俱”、“道胜文至”的主张,这与韩愈的主张是不同的。
答案:错误
2.三苏论文重要的地方,只是论文的风格,不复论及文的内容,大胆地宣言为文而文。
3.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官至参知政事。谥文忠。
4.用典使事是为了借古明今,以彼喻此,是骈文所独具的特点。
5.书启一体,六朝人多求详尽,不留余地,汉人则贵简,不多说话。
6.四杰的意义在于创造出了一种内容质实、语言畅达平易而高雅典重的骈赋。后来李杜之宏衍巨丽、雄豪俊迈都受了四杰的影响。
7.古文运动衰落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来自上层的支持,其主张不可能得到实施。
8.最早的散文中有骈句出现,是历史事实,但骈句之发展为骈体,二者却并非一回事。
9.骈文也在古文的影响下,扩大了题材内容,原来侧重于于赞美功德、缘情写景的赋,发展到记事、载道、说理,无所不可。
10.宋代的文学理想是“常”、“自然”,苏轼认为“常”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18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2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
1.燕许大手笔,其中“燕”指玄宗时燕国公( )。
A. 刘知几
B. 苏颋
C. 宋璟
D. 张说
2.关于宋代古文运动第二个时期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第二个时期古文为时文所代
B. 石介复古的目的还是在于歌咏太平
C. 石介、孙复走的是文统的路线
D. 文统至欧阳修而大成
3.对韩愈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
A.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后人称为韩吏部,死谥文公,称韩文公
B. 他以文章为工具,试图通过排斥异端来达到建立新型儒学道统的目的
C. 韩愈说他写散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
D. 他敢于抗颜为师,奖掖后进,选拔人才
4.唐初修类书与文学相关的目的是为了( )
A. 骈丽徘偶文章之用
B. 学习行文技巧
C. 革新骈俪文风
D. 研习散文之用
5.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A. 对于技巧的追求
B. 联想
C. 事证
D. 音韵变化
6.文笔之分中,下列不能称之为“笔”的作品是( )
A. 诗
B. 奏
C. 铭
D. 诔
7.( )提出了"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A. 刘勰
B. 王通
C. 白居易
D. 李华
8.不是欧阳修文风理论认识的是( )。
A. 以儒家思想来严格地规定纯净的文学风格
B. 提倡近情合理、简洁明了的义理之说
C. 认为“道”体现着“简”、“易”
D. 排斥为文务为高奇的立场
9.欧阳修状水声用“水声潺潺”,不同于韩愈“水虢虢循除鸣”,这体现了欧阳修文风哪一特点( )。
A. 文句长
B. 用奇重字
C. 文风奇崛
D. 用平常轻虚字
10.唐初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文学标准“合其两长”的人是( )。
A. 唐太宗
B. 魏征
C. 颜师古
D. 陈子昂
11.“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文献( )中。
A. 刘勰《文心雕龙》
B. 西晋木华《海赋》
C.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D. 刘师培《论文杂记》
12.对苏轼文统观认识有误的是 ( )。
A. 开始注重文的一面,开文统之论
B. 反对道统说
C. 肯定文的价值,建立了文统说
D. 大胆地宣言为文而文
13.不属于“师其意,不师其辞”的体现的( )。
A. 采用骈散夹杂的结构,根据当代口语提炼散文语言
B. 集众家之长,更重要的是独创
C. 追求创新,追求不同于以往、不同于流俗的写法
D. 扭转了唐代古文单纯模拟前人的倾向
14.不是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原因的是( )
A. 观念革新不彻底
B. 古文走向奇怪艰涩
C. 完全排斥骈文可取之处
D. 散文仍局限在应用文中
15.属于私家著述类散文的是 ( )。
A. 《国语》
B. 《墨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二、判断题 (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
1.朱熹指出:韩退之议论正,规模阔大,然不如柳子厚较精密。
2.王禹偁不同于柳开,发扬了韩愈的以“道”来排遣贬官后的烦恼的优良传统。
3.“宜以古之体制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是南朝梁裴子野《雕虫论》中的主张。
4.唐初至中宗仍沿袭六朝文风。
5.从文学思想的过程看,从散到骈,是一种重文学自身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抒情特点,重视文学艺术形式的文学思想取代重功利文学思想的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