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大众商务
市场观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耕地面积辽阔,农业人口较多。农村人口收入增长较为缓慢,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决定作用。促进农村人口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民收入得到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这些年,我国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总体和谐稳定。特别是几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长时间、大
范围有序有效转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发展步伐缓慢,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低下
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村教育发展缓慢,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的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思想保守,满足现状,缺少动力,对新型技术、事物等视若无睹,创业意识淡薄,缺乏经营理念等。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会议提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人才,需要有文化、懂技术、有经营理念的人才,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水平。
(二)城市中的失业率不断增加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第一,技术变革对城市中失业的影响,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的引进和导入,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推进,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城市劳动力失业;第二,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特别是受新型冠状病
毒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新增就业岗位不多,吸纳就业效果不明显;第三,失业人员生存技能过于单一,自身无竞争优势再就业,过于依赖他人,自我创新意识不足;第四,各地劳动保障力量较薄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不足,没有完全实现资源共享,没能及时、迅速地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第五,农民工工作强度大,薪资水平较低。近几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入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农民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农民工返乡待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初心。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让他们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在城市的失业率越来越高。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对缺乏
关于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有人大代表向大会提出建议,将“农民工”一词更改为“新工人”,并给予此体更高的尊重。“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国家正逐步完善统一医疗、教育、失业等社会保障措施,让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拥有同等权益[1-2]。
此外,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提高了失业率。在农民工体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在外务工随时可能因年纪较大而被辞退,失业期间工作的过程中一直靠积蓄过活,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劳动法认识不足,对失业保险更是一无所知,加之地方性劳动单位或保障监察管理薄弱,缺乏失业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处境艰难。
在工作过程中,农民工因工生病就医大多数是自费,而城市医疗费用较高,如果只是慢性疾病,他们往往会为了省钱放弃就医,小病拖成大病,可能因此失去劳动能力,只能因病返乡,但因他们常年在外漂泊,家里未缴纳医疗保险,缺乏医疗保障。
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很多农民工夫妻考虑到城市的交通便利、教育质量高等优势,选择在务工地方安家,可因现在政策变化,很多地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对居住年限的要求长达几年,落户不成可能导致子女上学成为难题,子女教育得不到保障。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提升技能
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是保障就业的前提。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上岗培训,以便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发展需求,促进务工人员对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方向。分工作性质、技能要求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年龄较大者可进行多次培训,使他们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共同进步,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进而使农民获益,提高精准扶贫技能,增加就业培训的内容、相关的措施及方法。如目前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了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还可享受培训补贴。为了认真落实《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县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项目全面落实,加大了投
资力度,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孕婴、草编、厨师烹饪、种植及养殖技术等)和相关政策补贴,整合精准培训平台,结合学校的培训教资和劳动者的不同需求,并根据用工单位的不同岗位,实行农村劳动力精准培训。
作者简介:肖寒(1973— ),
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摘 要:2014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第一位,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大有裨益。新型城镇发展带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企业与农村待岗人员之间的联系,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肖 寒
(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00)
大众商务
(二)扩大就业,增加需求
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市场相关部门做好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搭建好企业用工招聘需求与劳动者供给之间的桥梁,促使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或灵活就业,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创业贷款等金融扶贫内容。同时,政府结合当地银行给予想创业的农民家庭小额贷款支持,用于创业基金,特别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如开办就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农家乐及民宿等,从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开通绿通道,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搞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
(三)改革体制,完善保障
第一,相关的财政部门应该鼓励有务工能力的人员进行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深化在外务工人员的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机制改革,促进拥有务工能力的人员进行务工,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第二,相关部门应该落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绿通道,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相关的务工手续,同时还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对应的劳动保障制度,以此来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第三,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第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第五,建立全面的
劳动市场机制,结合务工本地的市场需求和相关法律标准,相关劳动部门应该针对具体的劳动情况,深化机制改革,确保市场机制稳定,不断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平台,同时还需优化相应的市场机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人均GDP。因此,要在就业过程中消除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保障新民工的合法权益,监督部门需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国家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直以来,社会保障在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为消除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需要在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城乡居民同等待遇,推进制度整合,促进城乡衔接,推动社会保障系统城乡一体化,实行统一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农村劳动者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达成国家宏观经济目标[3-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转移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人口转移市民化是最终目标。转移青壮年就业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尚可,整体素质好,虽因专业的局限性,导致技能过于单一、综合水平低,但其对于新思维、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能更有效地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前鼓励农民走出去,在不同环境下接触、学习、掌握,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获,不仅见识面更加广阔,农民工也越来越自信。现在国家政策号召农民工返乡创业,将自己在外面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乡
镇建设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以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璟.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共赢[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1):247-250+254.
[2]张芬芬.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路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11):33-38.
[3]葛永波,翟坤,孟纹羽.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家庭财富不平等:缓解还是加剧——基于转移就业的异质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0(09):32-47. [4]任惠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经济发展[J].财经界,2020(25):18-19.
(上接第246页)除了一些品牌公司可以在主要城市设置固定维修点提供售后服务外,因乘客有很大的流动性,乘客在机场购买商品后立即出发前往下一个城市或者国家,即使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很难花时间和精力维护合法权益。即使机场公司能够严格控制进入机场的商品质量,也不能消除乘客的不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期望。
四、国内机场航站楼商业服务趋势走向
(一)采取底价+提成方式,适当地降低底价
对机场管理来说,采取适当的降低底价+提成方式,既可以提高商家业绩,也可以激励店内员工,使员工对店铺的经营更加尽心。对经营能力比较强的商家,底价固定,提成点数高很有可能会比之前收益高出很多,这种方式对机场、商户双方都更加有利。
(二)服务中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时间
商品销售的过程中,有必要缩短顾客对商品的认可时间。首先,航站楼应向乘客提供接受率比较高的商品,这些商品以其优秀的品牌和稳定的价格,会消除乘客在消费过程中的顾虑。其次,机场的旅客都需要有一个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但结账的商品都需要一件一件地扫描,因此,可以适当设置无人智能的结算方式,以此来缩短购物时间。
(三)严格把关商品质量,减少售后服务
为严格控制质量,机场管理人员要与商家分担经营风险,并积极参与商家的商品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每隔一段时间,商人会对存货和物资进行补充。为减轻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机场需要形成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规章的形式,迫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并经常检查产品的质量。对商家挑选的商品进行严格控制和检验。对部分有质量问题的货物,必须对卖方进行严格处理,并给予等处罚,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五、结语
国内机场应转变对机场功能的传统定位,树立商业化经营思路,使非航空业务逐步成为机场增加收入和创造利润的重要来源。同时,进行商业开发,要充分借鉴国外机场商业运作的成功经验,走出国内机场商业经营的误区,针对机场与国内外其他机场商业环境和具体情况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商业规划和管理,充分、合理地利用机场现有和潜在的商业资源,以减轻经营压力,缩短亏损周期,为机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机场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场商业经营的重要作用也必将进一步显现,为机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昭恩.国内机场候机楼零售商业服务营销特点分析[J].中国市场,2016
(01):23-24.
[2]王旭,马航,任炳文.我国枢纽机场航站楼商业业态配比与布局分析研究[J].华中建筑,2012(09):39-43.
[3]李航.我国机场餐饮业经营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空运商务,2013(09):35-37.
[4]肖昭恩.国内机场航站楼商业服务特点分析[J].北方经贸,2016(02):156.
[5]孙玉龙.大型机场航站楼商业规划发展[J].江苏航空,2015(02):10-11.
农民工创业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