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歌颂生命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身处最平凡的岗位,却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请选一个你熟悉的平凡劳动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遇见地坛,寻得了“生与死的意义”;朱自清遇见荷塘边,觅得了人生“刹那的意趣”;苏东坡遇见赤壁,领悟了“物与我皆无尽也”……他们的“遇见”,带来了生命的启示、精神的抚慰和人生的顿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是否也曾在遥远的旅途中,或是日常的拐角处,遇
见过这样的地方?请回顾自己的经历,以“遇见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你和这个地方的故事。
要求:联系自身经历,填写一处地点,将题目补充完整;明确文体,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性格决定命运。
——培根
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毕淑敏
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
——周国平
以上观点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以上名言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十六届残奥会开幕,“我们拥有翅膀”的开幕式理念令人感动。世界没有给这些人健全的身躯,却依旧通过体育,为心怀梦想的残疾人运动员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东京残奥会如火如荼,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用呐喊奏响生命的赞歌。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追思时刻”是奥运会闭幕式的规定环节,以缅怀逝者,追念生命。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折柳寄情”方式: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演员手拿发光的“柳条”,缓缓走向中间,无数道绿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我们把对逝者的深沉怀念变成了一起向未来的希望。
这一环节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获得众多点赞的评论有以下几条:
“眼泪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欢笑也可以是最美的告别。”
“体育竞技是残酷的,但类似这样的细节却让人有温暖感。”
“像‘折柳’等传统的文化形式,也可以焕发新的活力。”
以上评论,哪一条最能体现你的心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回升,青蛙可能以为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伴侣。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就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是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你若情愿把一个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日梦上,这白日梦便是你的意义。——德国哲学家尼采
(2)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活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数学家华罗庚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提出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天心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候,大部分人还在忙于衣食保暖的低限生活,比较了解其他生灵(猫、狗等小动物)也挣扎于生存线的苦处,遂大方慷慨地留一口饭、留一条路给它们。于是乎,家家无论住哪样的房都有生灵来去……这些生灵也总这里那里跟脚,跟你上学,跟你去同学家做功课;你不让,它就在你必经的路口处等你。”作者认为这种人与生灵自由平等而又相互牵绊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光”。
生活在当下的你对“最好的时光”又有着怎样独特的体验或感触呢?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此的感情与思考。
要求:紧扣话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坦的直路,难免会有些曲折和崎岖。”
阿·托尔斯泰又说:“只有什么事都不干的人,才不至于犯错误,而这恰恰是他最基本的错误。”
列宁说:“你怕狼,就别到森林里去。”
以上文字,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追思时刻”是奥运会闭幕式的规定环节,以缅怀逝者,追念生命。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折柳寄情”方式: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演员手拿发光的“柳条”,缓缓走向中间,无数道绿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我们把对逝者的深沉怀念变成了一起向未来的希望。
这一环节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获得众多点赞的评论有以下几条:
“眼泪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欢笑也可以是最美的告别。”
“体育竞技是残酷的,但类似这样的细节却让人有温暖感。”
“像‘折柳’等传统的文化形式,也可以焕发新的活力。”
以上评论,哪一条最能体现你的心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注意事项:1.标好题号。2.提交时不要串题,不要丢题。3.问答题分条作答。4.字迹要工整、清晰。5.写作文时,如果使用自己制作的答题卡或稿纸,请在400字、800字处做好标
记。
解析
1.范文
劳动着的父亲
是谁,在无数人进入甜美梦乡时,还穿梭在各个角落;是谁,在人们举家团圆的欢庆时刻,还辛勤地忙碌着;是谁,在行人匆匆的脚步下一直守卫着城市的清洁……是他们,美丽的劳动者。我的父亲,是田间的劳动者,虽然没有文人墨客赞颂,但我觉得劳动着的父亲和那些如父亲一样普普通通的农民,就是我心中最美的人。
每年春耕的时候,父亲便会比别人提前个两三天到田里视察一番。每次回家衣服上全是泥巴,有时泥巴上还带上一点青青的小草,父亲走动时小草也轻轻地晃动,似乎在感谢带它到处环游的劳动者。
今年的春耕似乎来得早一些,五月的一个周末,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周围的一切事物仿佛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天微微亮,父亲便挑着担子出发了。我也跟上他,想帮帮他。
走在田垄上,滴滴细雨落在脸庞,竟有丝丝寒意。放眼望去,东边已有两人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穿着雨衣,雨水顺着雨衣溅落田中,在周围形成一圈圈涟漪。他们佝偻着腰,正在拔秧苗。秧苗顺着他们的手的方向欢快地一排排向后倒。他们身后已有一把把捆扎好的秧苗。
西边的人正在耕田,牛儿走得步履蹒跚,赶牛的人正高举着鞭子,伴着高亢的吆喝,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可鞭子却像长了眼睛似的抽在牛儿旁的泥水里。“老弟,来得真早啊!”赶牛的人和父亲打起了招呼。“老哥,你可比我早!孩子们还没回来你一个人就开始耕上了,真是老当益壮啊!”父亲边说边放下担子。
之前母亲已将昨天扎好的秧苗挪到田边,父亲就把一捆捆秧苗整齐地摆放在担子里,然后蹲下身子,一手握着担子的一头,再站起挑起来,担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父亲跨过一道田埂就来到大田,又将肩头上的担子放下,轻轻地将被泥巴包围的捆捆秧苗分开,再把秧苗用力抛向泥田里。不大一会,田里就布满了一捆捆的绿秧苗。这时父亲来到田间一角,一字排开,开始插秧了。父亲一只手拿着捆扎好的秧苗,另一只手灵巧地分开秧苗,快速地插进田里。可有的秧苗就是不听话,非要摆个另类姿势,父亲便耐心地把它们扶正,
一行、两行,越来越多,渐渐数也数不清,微风掠过,远处秧苗正频频挥手,像是在吟唱,也是在致意。
天越来越亮,来到田间劳作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和天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雨中农忙图。看着这幅美丽的图画,我陶醉了:雨中劳动的农人真美,他们就是最美劳动者。
父亲的劳动成就了我的梦想;千千万万如我的人一步步在实现着祖国梦想;在我之后的人又将开创新的中国梦!一代又一代,我相信,劳动者的中国人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祖国会越来越富强!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此作文材料分三个层次,一层是列举对象——生活中的那些身处最平凡的岗位上的人,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写作对象。第二层是阐释观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说明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成绩。第三层是布置写作要求:写一个你熟悉的平凡劳动者。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几个规定——规定了数量,一个,不能写成像;
规定了身份,平凡劳动者(因此这个劳动者必须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忌选取身份显赫、
地位重要的社会精英);规定了体裁,记叙文。因此,我们在写作中,需要关注这个具体的平凡劳动者的言行,通过叙述他们的言行、事迹,展现他们为这个世界作出的贡献。
立意:
1.那个清晨浓雾中的身影。
2.那个最美的普通逆行者。
3.一辆电动车达到的中国速度。
2.审题:
材料中,命题者首先列举了史铁生、朱自清、苏东坡三人通过遇见某个具体地点的经历与感悟,实现了某种人生意义的“遇见”。而材料的最后一句,也给出了这种“人生遇见”的具体内涵——“生命的启示、精神的抚慰和人生的顿悟”。因此,“遇见”规定了写作的两处对象和
范畴,第一处对象,即要求中的“一处地点”,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去过或未到但想去的地方;第二处对象,是我们通过第一处具体的地点,“遇见”的震撼心灵的,激发精神的,富有哲理意蕴的,一种有关生命的生活认知、体验和感悟。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首先需要到一个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具体地点,这个具体地点,如导语中所说,可以是日常的拐角处,也可以是遥远的旅途中,或是自己梦想中的某处地方。但我们的写作不能止步于此,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应是能体现出生命内涵的,我们的写作要由实入虚,即由遇见这个地方中具体的人、事、物写到“生命”,升华到心灵、精神、哲理层面来。当然写作中也不宜直接切入“虚”,比如,遇见挫折,遇见坚强等,这也不符合试题补充“一个地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