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听而写_为看而写——撰写电视新闻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为听而写_为看而写——撰写电视新闻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正确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
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
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怎么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谋篇布局。如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报纸体 :“我们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洽谈会负责人7月10日对我们说。
  电视体 :7月10号,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兴。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二、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
新闻的作文
  电视新闻片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项链。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钱。如何拉好这根“金线”?这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记者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则写成单纯的解“像”文章,说说事物发生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这样处理,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有多少。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如何处理这一“遗憾”(人们通常称“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然而然地摆在文字记者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态。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诸如过去的、未来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如政府部门的公告、科学技术成果、党的重大决策等,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例如《我县基本完成晚造插秧任务》:
我县各地抓紧备耕,立秋前后大部分秧苗已插完,并迅速转入田管阶段。据悉,Ⅱ优3550
、协优3550、华优86等优质高产常规良种占了晚造总面积的4成多,抛秧面积近6 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亩。
三、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新闻要求准确、快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电视新闻更是如此。因而,有些记者急于求成,对一般消息的处理容易出现程序化、模式化,如会议消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门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会议、提出了什么要求、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员几方面撰稿,活动消息又常常按照某某单位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主题活动、结果如何几个要点组稿。  然而,我们应当知道,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只是传声筒或放录机这么简单,它的权威性在于,它所体现的意识永远高于社会大众平均意识,经它传播的事实和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引导和教化作用,这也正是新闻传媒的立足点和生命力之所在。电视新闻的画面由于受到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评论的功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看电视新闻图像,对新闻的印象比较肤浅,而文字语言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评论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图像未能表达之不足,起着代替图像完成综合分析评论新闻事件的任务,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占路为市 交通混乱――县城市容和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据了解,每晚11点半左右,长廊两岸还成了摊点大摆酒席的“好地方”。粗略统计,两岸长廊景点周围布满大大小小摊点有89处,其中小炒、夜宵的摊档就有35处之多。有人说,在长廊景点饮酒赏月,乐在其中。然而,一夜过后,留给人们的是一串串的思考: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有的人为了赚钱而不顾公共环境和交通秩序;又有的人口口声声埋怨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但自己又在不断地糟蹋公共环境和破坏交通秩序,制造脏乱差现象?
文稿在综合有关材料之后,提出了一连串的让人深思的话题,旨在唤起人们重视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井然的交通秩序。这样的议论,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提高摄像技巧之外,还应在文字方面下点功夫,使播出的新闻有一定的深度。
第二篇:作文为谁而写
作文为谁而写
考试作文是写给谁看的?这个问题是写作文的首要问题,如果不清楚这个问题,就会容易使自己的作文误入歧途,本文从评卷者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这几年考试中优秀作文中独特的创新个性,引得不少学生羡慕不已,在自己的作文中更是刻意地模仿,见别人写古文成功,自己也之乎者也,看他人写诗歌成名,自己赶快截文为诗,结果推陈出新之作很少,无病呻吟之文皆是,作文似乎无从下手了。
其实,我们只要搞清楚了考试作文是写给谁看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你要明白考试作文是写给改卷老师看的,作文不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日记——可以在其中任意挥洒内心的情感,只要倾泄了感情,一切都可不论。这也正是许多文采不错的同学而作文考试也会失误的原因之一。既然是写给别人看的,你得先让别人能看懂,让别人愿意看下去,然后才是想办法让别人喜欢看,最后才是让别人看了感动。能让人看下去并感动的作文,它的分数会低吗?但能让人看懂、让别人愿意看下去并喜欢看的作文,至少要具备以下老生常谈的几点:
1、作文的卷面要整洁,包括书写的字迹要工整美观,尽量少涂改。现阶段作文练习和考试还是以手写为主,卷面给老师的留下的印象很重要,评卷的老师不是机械,也受自己的情感控制,多数情况下,老师面对的是大量的水平一般的作品,进行的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工作,整洁的卷面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老师自然喜欢看这种作文。比如一个人,先不说
你思想如何高尚,心灵如何美好,如何多才多艺,如果不讲个人卫生,满身的污垢,通体的臭气,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退避三舍的。可见,再好的文章,字写得都让人难以分辨看清,又怎么会让人看明白,更不用说让人有一种平静的心情看下去,就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写成这样,也会被扔进废纸篓的。
2、作文的条理要清楚,要有层次,段落分的要合理。每个学生都知道,一篇文章囫囵一段不好,但也不是一句一段就好,从头到尾一两段的作文固然呆板沉重,段落太分散也会给人一种杂乱纷繁的感觉。虽说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内容,表现在文章的段落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就像画一个人,你可以把他分为头、上半身、下半身和脚来画,也可以进一步再分为头、颈、躯干、双臂、大腿、小腿和脚来画,但非要把汗毛孔也一个一个分出来画,这就如同把人画成囫囵一团的一样让人无法忍受了。如果作文写到了别人不能忍受的程度,这作文还看得下去吗?就中招考试的篇幅来说,写四至六段比较合理。
3、作文的结构要合理严谨,注意前后的照应,不能忽略内容之间的过渡。文章每一部分写多写少,虽说没有规定教条,但也不是尽自己的喜好随意写的。还拿画人来说,你把人画
成了大脑袋小身子不好,画成了大肚子麻杆腿也不好,将脑袋和肩膀粘在一处更不好,因为这种人的外型实在不美。健康人的体型,身体各部分都符合一定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的定律,四肢也都有关节连接。文章也应该这样,该铿锵简短就铿锵简短,该雍容丰满的就雍容丰满,该过渡照应的就过渡照应,一个外型“健美”的文章,别人能不喜欢看下去吗?一般而言,开头好结尾尽可能简洁,中间几段的关系多用并列和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