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观后感〔通用6篇〕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通用6篇〕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 篇1
纵观本届世乒赛,整体格局上没有大的改变,也没有冒出非常抢眼的新秀;男子方面主要是中国与欧洲、韩国的对抗;女子方面根本上是中国一支独秀,没有太多的挑战。最终的结果是男队有惊无险地拿到团体金牌,女队无惊无险地收获冠军。
因为乒乓球女子技术开展相对缓慢平稳,中国女队在近几年里都不太可能受到很强的挑战,这里就不再多做讨论,而把笔墨偏向男子方面。目前乒乓球男子技术开展速度很快,新技术新打法不断推陈出新,各国的顶尖高手们程度接近,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比赛精彩程度上都明显超过女子比赛。
虽然中国男队以全胜战绩夺得锦标,但比赛过程却非常惊心动魄。尤其是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很多局比赛的局分非常接近,甚至出现高比分的情况〔如今乒乓球使用十一分赛制〕,比赛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整届比赛看下来有颇多的感受,不由得写下来并整理成
文。
一〕对手们立足与“拼”,没有包袱而敢于放手一搏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几乎所有的欧洲球队都在中国队的面前表现出他们“凶悍”的一面,其“凶狠”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以此出名的韩国队。几乎所有队伍都给中国队制造了一些费事,大胆的且极具攻击性的接发球方式,大力量且坚决的强攻,不惜体力的全台跑动,不计较保险系数的带有进攻意味的防守……应该说他们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并且做得很好。这些都是拜心态所赐,他们把自己放在低位,希望通过“拼”的方式来狙击中国队,这种心态反而可以帮助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出高程度。而这种心态从来都是中国队所提倡的,但从比赛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队显然没有他们的对手做得好。我的感觉是中国队有些保守,没有完全做到“拼”对手,从接发球和进攻的方式来说,队员们相应地加了保险系数,威胁性不如对手,如此就给了对手放手一搏的时机。在勇猛的突击得手后,对手们的勇气和信心也会增加,更加利于程度发挥,给中国队带来不小的费事。
二〕反手的攻击性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中国队的队员们反手的威胁不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反手比正手重要,我想说的是队员们的反手技术应该再丰富一些,战术上再多一点攻击性、多一点变化。正手可以解决问题,这当然很好,但是在某些场合下,反手被对方压制的时候,反手的技术运用带来的恐怕不仅仅是多了一套战术,更多的是牵制对手的落点和战术部署,丰富自身的得分点。回忆一下德国的波尔和王励勤的那场经典的大战吧,波尔利用反手还击王励勤的正手弧圈球,并屡次得分,有效地牵制了王励勤的回球落点。多么纯熟的技术、多么大胆的战术呀!要是放在五年前,这样的打法会被认为太凶狠太冒险,而如今成功地被用来做为遏制中国队的方法。这样的战术为什么中国队不能呢运用一下呢?中国的王皓是反手问题解决的比拟好的一个运发动,但是有时我觉得他有点过于依赖他的反手来解决问题,造成了被动的场面。我认为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我们都不能只依赖某一面,而是要合理的运用和发挥,遏制对手是第一位的。
三〕步法保证全台正手进攻
不得不非常遗憾的再次表扬韩国队和德国队,尤其是波尔和柳承敏,因为他们的步法真的很棒。很多时候我已经认定中国队员的正手或是反手的大角度进攻是奏效得分的时候,乒
乓球却他们飞快地被回击回来并且质量很高。我很惊奇他们快速灵敏的步法,即使是大角度侧身后仍然可以回扑到正手的大角度进攻。这样的场景我没有经常在中国队的运发动身上看到,对此非常非常遗憾。这种步法保证可以运发动们可以全台正手进攻,攻击性和威胁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也会带来快速体力消耗和命中率的问题,但是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战术正是乒乓球魅力所在。说到这里又不能不提到马琳,有几场比赛我很希望马琳的步法可以象波尔或是柳承敏那样快。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马琳的体力和体重问题影响了他的挪动速度,虽然没有数据支持这个的说法,但也表示慎重的赞同。马琳在反手被压制的时候总是比拟倾向于用侧切的方式来回击,这种回球可以降低球速,增加球的侧向挪动和旋转,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可能造成对手回球失误,但同时也增加自己的失误率和给对手判断、准备的时间。我感觉这种侧切不失为一种好技术,但最好是可以和其他技术--尤其是侧身进攻--综合起来运用,不要留给对手太多适应的时机,毕竟速度加旋转才是乒乓球技术的主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