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全文共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12条)。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3—9条)
(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1011条)
第一条: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中心思想: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心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
能动作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加以否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从前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任务: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
的几个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主要着作有《形而上学导论》《论物质》《论人》等。
机械唯物主义:机械。
以前唯物主义的特点:对客体绝对性的认识。
唯心主义:夸大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感性与事物、现实具有同样的意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对事物、现实、感性,不应当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当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辨析:费尔巴哈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不同
关键词:庸俗、物质VS能动、革命、批判、不仅认识与被认识还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生产+消费活动。
这里所谓的“事物、现实、感性”这三个词指的是一回事,既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包括客观存在的人。马克思在这里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客观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成为认识的对象,因而他们把客观事物当作于人的实践毫无关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认识,消极被动地观察事物,在他们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是直观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同照镜子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把实践观点引入唯物论,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对于能动性的片面夸大,萌发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
费尔巴哈也曾使用过实践这个概念。但是,他讲的实践同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费尔巴哈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实践只是饮食男女等物质活动,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实践、革命的实践。正因为费尔巴哈鄙视实践,所以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的人的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里的“感性”,不能简单归结为认识论机制中的感觉,也不是自然直接提供的物理、化学意义上的可感生。这种感生活动既不是动物觅食的本能活动,或低等生物生命绵延的时光流逝过程,更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的精神遨游。感性活动标志着人作为主体进行分离自然、的复制自然,占有自然,使自然人化的活动。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它以感性的、外在的、有用的对象化的形式展现出人内在本质的力量。
感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费尔巴哈不满意黑格尔的抽象思辩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不是把感性看作是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因此,甚至连人的感觉的社会性,他也不能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性的感觉,各种感觉的人性,都是凭相应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不理解这一点,费尔巴哈就不可能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第一,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
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第二,从实践的手段来看,一定的手段(即生产工具)体现着人类理性机巧,以及人类本质力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第三,实践体现人的内在尺度和事物外在尺度的统一。就其本质来说,这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过程。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首先表现为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过程。人不是单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是通过实践劳动而生成的。实践的社会历史过程性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始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交往形式或社会关系形式作为实践活动的形式,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即实践活动的程序化和固定化。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还表现在它对现实感性世界能进行革命批判上。马克思批评上。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
中心思想:第二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
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也就是不能把作为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作检验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用语,康德讲:“现象世界”为“此岸性”,马克思讲“思维的此岸性”指人能认识现实世界。在这理,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此岸性的认识:人的思维与真理的吻合性。
世界:现象界,可知,此岸;
世界:本体界,不可知,彼岸;
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计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彼岸性”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即超越人们的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观以外客观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其根源于,“自在之物”与“现象”即“此
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去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康德承认事物本质的存在,但他把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从根本上否认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可能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离开现象的本质和离开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人类通过实践是可以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这不仅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发展史所证明,同时也是各门科学的基本任务。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产生于11~14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早期中世纪思想家只是对基督教的圣经、信条加以阐述,或对文献、经籍的一些段落进行注释。到11世纪,神学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将正反两面的理由或意见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当时称这种方法为辩证法。经院哲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阐述各自
的观点,围绕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大派别。
第三条环境与人的活动
中心思想:第三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18费尔巴哈的提纲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