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理素质问题分析与改正
一.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障碍
对学生而言,受观念和知识的限制,长期以来,很多人把心理问题和疾病等同于精神病,认为去心理咨询就等于承认自己不正常、有病,或者认为去心理咨询是自己懦弱的表现,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不愿意去心理咨询。而学校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职生本身素质差,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
其次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只要通过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再次是把心理健康看成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防范性教育,是对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而不是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素质为目标。
(二)人格障碍
当代大学生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和深化又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既有心理状态,因而他们的人格表征有着较强的时代感,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体现为:主体价值的迷失,将价值定为于”我”,把”我”与社会体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片面强调”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带有鲜明的个人主义彩。同时,部分大学生的人格还呈现出严重的障碍与缺陷,使其社会认知发生偏颇,难以正确估价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要求,因而他们常与周围环境(亲人、同学、老师等)发生冲突,为人处世缺乏责任感。
(三)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
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心理满足。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涵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生理发育的程度不理想,存在一些生理疾病的历史,身体有残疾,有心理疾病的遗传因素等。另一方面,心理不成熟,大学生处在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阅历不深,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片面的认识,容易受到社会上
各种现象的影响和冲击,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当遇到困扰和挫折时,他们不懂得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合理发泄,更不懂得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导致严重后果。第三方面,人格存在不完备倾向,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这个阶段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
(二)外界的原因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个人素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