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下册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
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
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下面的词语:
龙钟:________②凭:________
2)第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彩与第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1)本诗通过________可以看出是________季节。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6.诗歌鉴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千寻塔写出了塔的什么特点?
2)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
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10.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字的妙处。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
2)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14.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下面的词语:
龙钟:________②凭:________
2)第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彩与第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东风:春风。
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______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初夏时________的劳动气氛。
2)第四句字富有意味,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17.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写出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贾生才调更无伦 ________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2)这首诗歌采用________的手法,通过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意在揭露晚唐皇帝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同时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自己________的感慨。
18.诗歌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诗中的岱宗指哪一座山?
2 诗中的山有哪些特点?
3)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19.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两首古诗都写到了,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大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 1)草树、杨花、榆荚
2)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3)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2. 1)柳条,藤蔓,黄莺。
2)运用拟人,系离情”“频啼柳条藤蔓”“黄莺人格化,化无情为有情,衬托出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分析】(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大意后就很容易到柳条,藤蔓,黄莺三种景物。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诗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系离情进行分析。
【点评】诗歌阅读,理解是关键。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妙处、理解诗歌的感情。尤其是诗歌中的炼字、修辞、感情、哲理一定要仔细体会。
3. 1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凭:请求,烦劳。
2)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分析】(1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龙钟的原意是指流泪的样子。这里的意思是沾湿。作者此时身居边塞,远离家乡,每每念及,双袖
就为泪水所沾湿。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凭君传语报平安: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凭:托,烦,请。
2)因为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因为有浓重的思乡念亲之情,才在无纸笔顾不上写信的情景之下,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作者报的是平安,是因为不想让家人挂念,这也是亲人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三四句是把一二句中的浓重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并不矛盾。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故答案为: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凭:请求,烦劳。
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