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训练题三篇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一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①之;有下人之,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①下人:迁就他人。
【参考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
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1.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B.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C.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D. 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到
C.公孙仪相.鲁做宰相 D.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全
3.关于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的“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可指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乙文中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C.甲乙两文都重在说理,但说理之法不尽相同。
D.甲乙两个语段都表现了在利与义面前应当舍生取义的思想。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①略②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比较阅读二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1.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B.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C.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D.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B.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C.值.胡贼攻郡值得      D.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保全
3.关于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B.乙文主要讲述了荀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朋友的故事。
C.乙文全文采用对话的方式和正面描写刻画了荀巨伯的美好形象。
D.甲乙两个语段都表现了舍生取义的思想。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①略②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比较阅读三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片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先生不是向别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从
曾参的话来看,是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操守的。”
1.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B.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C.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D. 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害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这样
C.曾子衣.弊衣以耕穿  D.反.,复往,又不受反对
3.关于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舍生取义。
B.【乙】文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廉洁自律的高贵品质。
C.“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的事迹也可作为【甲】文的一个论据。
D.【乙】文中曾子虽然不讲诚信,但还是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肯定。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①略②使者说:“先生不是向别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
《鱼我所欲也》基础训练题
1分)
A.鱼,我所欲.也想要的
B.
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
D.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分)
A. 故不为苟得
..也苟且取得    B.
C.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因此  D.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为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
B.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凡是
C. 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D. 呼尔
..而与之呼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蹴.尔而与之踩踏
B. 乞人不屑
..也认为不值得
C. 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很多钟  D. 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为.宫室之美为了
B. 妻妾之奉.侍奉
C. 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穷困的人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到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此前
B.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
C.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的心情
7.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8.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开篇由人们熟知的日常事理引出舍生取义的道理,深人浅出,通俗易懂。
B.第②段综合运用了感叹句与疑问句交错等方式,感情强烈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列举贪图名利者在“万钟”“宫室”“妻妾”“穷乏者”面前“舍义”的表现,从正面事实论证舍义取生之人,羞恶无耻。
D.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在关乎生死时,“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9.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开头用日常饮
食的事例类比“舍生取义”的道理,将深刻的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与刘禹锡《陋室铭》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表现了“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于正面论证;“万钟则
不辩礼义而受之”可见失去“本心”者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
C.第二段以排比句式列举丧失“本心”者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作者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D.本文意在强调只有“贤者”才能保持“舍生取义”的“本心”,因而如果普通人能坚持不丧失本性,也可以成为“贤者”。
10.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B.第二段用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的排比句来进行今昔对比,批判了重利轻义的行为,使论证更富有气势。
C.“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孟子认为普通人不易丧失“本心”。
D.文章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但是我们应以“义”为重,发人深思。
11.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以生活事物“鱼”与“熊掌”为喻,类比引出“生”与“义”的取舍,是为浅显通俗地告诉我们:小事如履薄冰,大事舍生取义。
B.“如使”两句隐含警醒: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面对生死考验时,难免失去准则,做出丧失人价值和尊严的事情来。
C.本文从正反两面阐述孟子的性善论,而“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即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羞恶本性。
D.本文从“主张舍生取义”和“反对见利忘义”两个角度加以论述,引发人们对生死、大义、诱惑,乃至人性的思考,具有跨时代意义。
12.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第①段以鱼和熊掌作比,提出了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含生而取义”的观点。B.本文第①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分析和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C.本文第②段将行人、乞人与“不辩礼义”之人作对比,说明受“万钟”是正常的。D.本文采用正反论述,层层剥笋,逐步深化的写法,批判了那种见利忘义的行为。
13.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以“善辩”著称,本文起篇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做比,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B.本文第1段最后几句话是对本文论点的补充说明。最后一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点明了孟子“性善论”观点的普适性。
C.本文第2段三字短句起始,继而三组对比铺排,反问振聋发聩,气势充沛。结尾句“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贤者与生俱来的“辞让之心”。
D.孟子文章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以说理见长,善于运用精美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对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论述,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
14.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A.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D.本文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