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卷II诗歌赏析
一、高考真题重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題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 独守千秋纸上尘。
古代诗歌鉴赏
【注】①龜•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答案】14. B
解析:A从诗歌题目和诗歌内容来看,本诗没有谈具体历史人物与事件, 从大处着眼。本选择项从整首诗角度分析写作着眼点。B项观点绝对化,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感慨史书著作存在记载错误以讹传讹现象,但并不是所有高人贤士湮没无闻,不符合诗歌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不符合生活经验。C主要解读颔联,从犹承误更乱真可以分析出来难免被误解和传言失真。D项分析颈联,表达对读史的警策,对现实被人误解的复杂心情。
教材连接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自我警惕,自我反思,理性认知,复杂情感。
规律:逐句分析整体鉴赏,内容与艺术鉴赏并重。
创新点:作者意识,诗歌创作着眼点;思辨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判断。
对策:换位思考,融入诗境;作者意识,感悟手法;结合诗歌与生活, 辩证判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15.笫一问:史书是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当时籍闇犹承谋,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时间变化,当时与末俗。结合注释知道糟粕是典籍,结合题目知道是史书典籍存在错误,难以绝对客观。对待这种现象,我们不应该惟书是从,要有批判精神。
教材连接点:《游褒禅山记》与教材课文附录有关描写项羽的诗歌。规律:感悟诗歌道理,指导人生发展,侧重读后有感
创新点:诗歌读后感,承接继承传统文化,指导整本书阅读。
对策:分析习题关键词道理与启示,结合诗歌内容颔联颈联与C选择项,准确作答。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龜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乂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
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LI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二、诗歌导读
具体的做法是:
先研究文题,本诗的题日是“读史”,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一种是对历史记载本身进行评论,只要读一下原诗,读一下第14题的四个选项,我们极易判断出属于后者。
然后读原诗判断诗人对历史本身是怎么看的,作者看么看呢?一一历史记载失真,历史典籍并不可全信。
最后要认真地读注释,特别要注意注释2, “糟粕”,不是贬义词,在本诗中指代的是历史典籍,这很重要。
有了上面的整体的概括的认知,我们可以做一下背景推测了。王安石为什么会感概历史典籍并不可信呢?笫一这和他改革家的学养和见识有关,第二应该和他当时的处境有关。改革者一定具有不囿于历史的胆识,另外如果处于改革失败的时期,他一定会想到史家会怎么评价自己呢?后人们会理解自己的良苦初衷吗?
首联“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自古以来获得功名事业的的人一定是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的,可是他的行为事迹交给谁来记述并留传于后世呢?这应该是诗人基于自己的际遇有感而
发的悲怆之问。
第二联“当时總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首联之问做了回答,写史的人当时就难免出现错误,更何况末等俗流相传以假乱真了。真是可惜可叹!
第三联,“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进一步强调历史典籍记述真实的不易。我们询面说过“糟粕”在这里是指典籍,那么典籍所记述的并是精粹的东西,就是绘画高手也难以画出历史的真精神。这一联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尽信书不如无书,历史典籍也并不可信。
笫四联,“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中“区区”指的是什么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谦,区区之我怎么能完全理解先贤高人的深意呢?另一种是指历史典籍作者之区区见识怎么能完全理解先贤高人的深奥呢?我倾向于后一种理
解。这样联起来解析就是:区区史家史籍怎么能尽解先贤深意,我只能面对落满灰尘并且不真实的陈旧史书了。
有三个要点必须说明。一是王安石不相信史籍,完全相信书本,亦步亦趋,就不可能成为大改革家。二是王安石对史书不能反映真实充满忧虑,他一定想到了史家会对他本人及他的改革事业充满偏见和歪曲吧!三是这首诗都是议论,宋以议论入诗是常见现象,但全诗都是议论并不多见,本诗没有过多讲究技巧,直抒胸臆倒也痛快淋漓!